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
周定王二十年(前587年),在『鞌之戰』中完成了向齊頃公和齊國復仇心愿的晉國執政——中軍將兼執政大夫郤克,因為心中再沒有遺憾,而當年於『鞌之戰』中所受的手臂重傷也數度複發,嚴重影響了郤克繼續執政;於是,郤克在這一年向國君晉景公提出了告老退休的請求。
晉景公對個性剛烈、為人嚴肅的郤克一向敬畏有加,心中也有讓這個功臣兼刺頭早點退休的在大大地勉勵了郤克一番之後,晉景公同意了他的告老請求,郤克也就此退出了晉國的政治舞台;退休之後不久,郤克便在平靜祥和的退休生活中安然去世了。
郤克退休之後,在朝堂上排名第二的中軍佐荀首出乎意料地沒能按照之前的慣例繼任中軍將,晉景公按照郤克退休前的推薦,將為人穩重、才能優異、經驗豐富的時任下軍將欒書越級拔擢為新一任中軍將兼執政大夫,以此來平衡朝堂上的權力架構和晉公室與諸卿士家族之間的微妙關係。
同時,為了照顧為晉國霸業操勞大半生的勤勉忠直老臣的家族利益,晉景公在郤克退休後,特地提拔了他的嫡子郤錡進入朝堂,擔任下軍將之位;郤氏家族的卿位,在郤克退休後繼續得以保有。
周簡王元年(前585年),差一步沒能繼任中軍將的晉國中軍佐荀首因為年老而去世,晉景公又對朝堂卿位進行了新的調整——與郤克退休後的待遇一樣,荀首之子荀罃在晉景公的提攜下,也接替了父親遺下的卿士位置,成為了朝堂十二卿之一;荀首所空出來的中軍佐卿位由其他卿士依次晉陞。
此時,晉國十二卿的排名為——中軍將兼執政大夫欒書、中軍佐荀庚(中行庚)、上軍將士燮(范燮)、上軍佐郤錡、下軍將趙同、下軍佐韓厥、新中軍將趙括、新中軍佐鞏朔(士朔)、新上軍將韓穿、新上軍佐荀騅(程騅)、新下軍將荀罃(智罃)、新下軍佐趙旃(邯鄲栴)。
在新的一輪晉國朝堂人事調整中,趙盾、趙朔去世後的趙氏,此時佔據了下軍將(趙同)、新中軍將(趙括)、新下軍佐(趙旃)這三個卿士的位置,在十二卿中一家獨大,勢力不弱於當年趙盾擔任晉國執政之時;而同時期的荀氏,雖然也是擁有着三個卿位(中軍佐荀庚、新上軍佐荀騅、新下軍將荀罃),但三人分屬三個荀氏別支,家族的凝聚力遠不如趙氏強;趙氏如今的權力地位、勢力範圍,已經遠超其他晉國侈卿家族。
憑藉着這樣的強大政治實力,以趙同、趙括為首的趙氏大宗在晉國內部開始大肆侵佔其他卿士的土地,搶奪領民,排擠弱小的大夫家族,就連國君晉景公所在的國都新絳,其內外軍政權力也被趙氏(大宗)控制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因此,晉景公越來越感覺到趙氏對公室所具有的(潛在)嚴重威脅,時刻提防着趙氏,生怕自己哪一天不小心就重蹈當年伯父晉靈公的「桃園之禍」了(正巧,晉靈公當年就是被趙氏小宗成員趙穿、也就是如今的新下軍佐趙旃的先輩所弒害的)。
趙氏憑藉着手中的權勢,在晉國擴張勢力範圍、強盛起來之後,不但對外不斷進行大肆的侵奪,獲取利益,就連內部的內訌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趙同、趙括就任卿士之位後,為了壓制原本是家族大宗身份的侄子趙朔一系,於是在趙朔英年去世,以趙同、趙括為代表的趙氏(新的)大宗已經取得卿權和族權合二為一的有利結果後,趙同、趙括故意不給予年幼的侄孫、趙朔獨子趙武在趙氏家族中應有的權力和地位,而是對其加以疏遠防範,以防其成人之後,會採取手段奪回原本就屬於他所有的卿士之位。
(趙盾當年在世時早就安排好了——以弟弟趙同、趙括掌握族權,以親子趙朔掌握卿權,家族內部相互扶持,和衷共濟,一致對外;結果,趙盾的計劃都被不肖弟弟趙同、趙括兩人給破壞了)。
更有甚者,趙同、趙括兄弟不但擠占、奪取了原本屬於侄孫趙武的卿士位置,自行出任卿士,兩人還在趙氏大宗內部有意製造內訌,強行壓制同母弟趙嬰齊(樓嬰)的正當利益訴求,使得趙嬰齊同樣對兩同母位兄長怨恨萬分(趙同、趙括、趙嬰齊都是趙盾異母弟,是趙衰與後娶的晉文公之女孟姬所生;趙盾則是趙衰與赤狄之女叔隗所生)。
當初,趙朔去世之後,趙朔之妻趙莊姬(晉成公之女、晉景公的姐姐)一個人帶着年幼的趙武(趙朔的獨子)生活,孤苦無依又無人可以幫助,因此在趙氏家族中很是落魄;此時,只有身為庄姬叔父的趙嬰齊可憐侄媳,於是多次在私下裡對其施以援手,加以照顧;庄姬感激叔父的援助,久而久之之下關係漸漸變化,因此和趙嬰齊有了私情。
趙嬰齊在這麼做,一是同情憐憫孤苦無依的庄姬母子,照顧他們,二是不滿於兩個兄長趙同、趙括在家族中的自私自利、大權獨攬做法;於是,在和庄姬有了私情之後,趙嬰齊便想要採取辦法,協助侄孫趙武在成年後繼承(奪回)原本就屬於他的趙氏家族的卿位。
但此事被趙同、趙括兄弟所得知,兩人深恨趙嬰齊疏遠大宗,親近趙朔、趙武一系,又唯恐強奪而來的屬於趙朔、趙武一系的趙氏卿士位置將來也許會不保;於是,趙同、趙括便借口趙嬰齊和庄姬有私情,用「杜絕家醜」的名義,以趙氏家主的身份,將弟弟趙嬰齊給驅逐出趙氏家族,放逐到齊國去流亡,以此來斬斷他和庄姬母子之間的聯繫。
趙嬰齊在流亡之前,還曾苦求兩位兄長,說:
「我在,故欒氏不作;若我亡,吾二昆其憂哉!」
趙嬰齊這是在強調趙氏的大敵欒氏已經在外部窺伺、試探,而趙氏一族只有同心協力、共同進退,才能保護家族的利益不至於遭到其他卿族的侵害,防止來自政敵(欒氏、郤氏)的冒犯。
但趙同、趙括深深忌恨趙嬰齊想要協助年幼的趙武將來奪回卿位、削弱趙氏大宗的實力的做法,因此絕不肯聽趙嬰齊臨行前的忠心諫言,還是強行把弟弟給驅逐到了齊國;而趙嬰齊被驅逐、趙氏再次經歷內訌之後,其家族內部的矛盾已經公開化,離心力也大大加劇,趙氏(大宗)的外強中乾態勢,在晉國內部顯露無疑。
在趙氏內部唯一一個同情、支持自己的成員——叔父趙嬰被強行驅逐離開家族後,孤兒寡母、在趙氏內部再無依靠的趙莊姬更加怨恨趙氏大宗,同時也認為自己的兒子趙武將來繼承(拿回)趙氏卿士位置之事也越來越希望渺茫。
在這種怨恨、憤怒的心態推動下,庄姬怒而攜帶幼子趙武主動搬離了趙氏的封地——下宮,和夫家徹底決裂、一刀兩斷;然後,庄姬投奔了親哥哥晉景公,帶着趙武移居到新絳的公宮中去居住。
經過庄姬的這再一次主動挑起的內訌之後,趙氏內部的紛爭無以復加,家族成員更加離心離德,其分崩離析的態勢愈發顯露無疑。對於這一點,晉景公和其他的卿族都看在眼裡。
趙同、趙括兄弟對外爭強好勝、不知謙讓,對內又爭奪利益、短視自私,因此不但將國君及大部分卿族都得罪了,還在家族內部樹立了諸多的敵人;此時的趙氏在晉國已經犯了眾怒,晉景公和其他卿士家族對趙氏爭強蠻橫的行為已經不滿到了極點,大家都在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出手給予趙氏致命的一擊。
而以欒書、郤錡為首的晉國其他卿士家族,在趙氏內訌紛爭、家族實力消退的時候,都在各自積極準備,等待一個好的時機,配合國君展開行動,發起對趙氏(大宗)的清算。
欒氏(主要是欒書本人)敵視趙氏的原因,之前的文章中就已經為大家敘述過,這裏就不再重複了;而郤氏敵視趙氏的原因,則是因為前任家主郤克退休之後,其嫡子郤錡只得到一個下軍將的位置,沒有在朝堂上佔據更高的地位;而且,郤錡的副手、時任下軍佐趙同還和名義上的上司郤錡在晉下軍中爭權奪利、處處壓制、削弱郤氏,因此郤錡才對以趙同為首的趙氏怨氣衝天,一心想要搬回這不利的局面。
郤氏家族本來就是晉國最為龐大強盛的卿族,其勢力絕不弱於趙氏;但在晉景公於『鞌之戰』後更定軍制、擴軍六軍十二卿的過程中,郤氏僅僅只得到一個下軍將(郤錡)的位置,後來也不過只升到了上軍佐,遠遜於趙氏的三卿(下軍將趙同、新中軍將趙括、下軍佐趙旃)。
因此,郤錡更加的不服趙氏,時刻想要削弱、甚至直接打倒趙氏(大宗),和其他卿士一起瓜分屬於趙氏的權位、財富和利益。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郤氏和具有同樣目的的欒氏才因為為共同的利益目標而私下裡進行了聯合,並積蓄手中的力量,準備配合國君一舉剷除趙氏(大宗)勢力,奪取屬於趙氏的權力地位、領地財富。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