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火紅年代,我在山裡當鹹魚》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黃土高坡上的塬,是寬廣豪邁的。這裏的溝壑,是荒涼粗獷的。到了冬天,黃土高坡上的溝溝壑壑都是一片沉寂。只有無數大大小小的的冰掛吊在懸崖上,蔚為壯觀。在背陰一點的溝壑里,有些地方的積雪,很深。有些時候生產隊的羊倌趕着羊群,一不小心掉到這種積雪裡去了的話,是很難將它扒拉出來的。而到了開春的時候,冰掛和積雪融化。從一開始的娟娟細流、最終匯聚成奔涌而下的山洪。咆哮着,奔騰着,肆意的沖向向無定河。如同塞北執拗的漢子,九頭牛也拉不住。這些裹雜着大量的石塊、枯枝敗葉的滾滾黃湯。裏面一碗水裡,就有半碗黃沙。山洪帶走的,不僅僅是黃土高原上、最為肥沃的表層土壤。而且如此珍貴的水,就那麼白白流失,所以洪水也帶走了莊戶人家,對於豐收的極度渴望。羅旋就是打算在「V」字型的溝壑中,構築一道土壩。以便將這些珍貴的、攜帶着大量肥沃土壤的洪水,給攔截在溝壑之中。以便將它儲存起來,作為以後灌溉農田的水源。與此同時,隨着「V」型土壩裏面的泥沙,堆積的越來越多,最終這種微型土壩,慢慢會形成一種「甘」字型的淤積地面。從而創造出更多新耕地。這種耕地,它是由塬上的黃沙淤積而成,所以它會更肥沃、含水量也更大。以羅旋的估計:這種淤積地里的糧食畝產量,將會比塬上那種、靠天吃飯的坡地畝產量,高出足足5——7倍!是河畔那些、所謂的「川地」糧食畝產量的兩倍以上。這倒不是自己突發奇想,一拍腦袋、想當然的來了這麼一出。是因為這種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方法,在後世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且經過了2,30年的實踐證明之後,才總結出來的真實數據。李會計、生產隊長竇建德,還有民兵隊長、婦女組長陪同羅旋站在高高的塬上。眾人看着溝壑底部、那些正在忙碌着的社員們。大傢伙兒看着這熱火朝天的場面,一方面感覺到信心百倍、對未來的日子充滿了希望。可另一方面,迫在眉睫的糧食缺口,又讓大家的心情,頓時變得沉重起來...竇建德問,「羅旋同志啊,我們生產隊所有的溝壑加起來,不說有100條吧,起碼也有6,70道溝。」
「你每天給社員發1斤半糧食、管兩頓飯。」
竇建德很是焦慮,「這個法子好倒是好,既解決了社員們日常的口糧問題。同時也給集體賬目上,節約了寶貴的現金。可是每天260來號男男女女,在工地上幹活。額滴天噠噠呀!天天需要近800斤左右的糧食支出...這恐怕難以為續呀。」
李會計微微一笑,「一個月消耗2萬4000斤糧食,我們確實扛不住的。」
李會計掰指頭給竇建德聽,「縣糧食局,水利辦和知青辦。他們協同撥給我們生產隊的糧食。一共是8噸,也就是16000斤。這一批糧食,頂大能夠撐住20天,而這項工程干下來得2個月。剩下的糧食缺口,又該怎麼辦?」
現在生產都在庫房裡,基本上都是粗糧。總共還有6萬3000多斤。大傢伙兒再怎麼節約,也是頂不住的。」
庫房裡的糧食,不僅僅要用來供應、水利工地上的這些社員們。它更大的作用,是還要用來應付、整個十里鋪生產隊里的全體社員,年底分糧食的這件事情。更何況生產隊飼養室,還有70多頭只羊、9頭牛,22頭豬,7匹騾馬、驢這些牲畜。每天人嚼馬吃的,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集體賬目上的、這6萬多斤糧食,它主要還是以馬鈴薯,紅薯為主。糜子穀子、高粱、小麥玉米為輔。何況十里鋪生產隊,馬上還要開一家飯店。這種路邊的飯店,它的服務對象,主要就是過往的貨車司機。這些傢伙們辛苦是辛苦,但他們的收入很高。所以飯店裏面,主要以賣細糧主食為主,只能摻雜進去一點點粗糧。這種集體性質的副業。上級主管部門,可不會給飯店專門撥出珍貴的糧食來。那就那意思就是:你們生產隊要開設飯店、弄點兒活錢。公社和縣裡不管,既不反對、也不支持。哪一個生產隊要想開設飯館,誰有閑余的糧食就開。誰要是沒有糧食幹這種事情,就乖乖的種地、眼巴巴的看着別人賺錢。因此工地上幾百號人,要需要大量的糧食來支撐。而馬上就要開辦的路邊飯店,同樣也是一個,需要拿出無數糧食填進去的無底洞...糧食缺口太大了!!怎麼辦,怎麼辦?婦女組長看看羅旋,小心翼翼的開口問,「要不...我們學學官莊生產隊吧?」
竇建德點點頭,「對,我一早就覺得官莊生產隊那種做法,才是正確的。」
羅旋轉身,看着竇建德。似乎這個竇建德,對於官莊生產隊的社員們,在知青許大良的代領下。正在河邊的川地里,新修大量的灌溉水渠那種基建方式,特別的認同。許大良是在無定河邊,興修簡陋的小水壩。然後利用這個水壩,截留一部分河水,然後導入下游的耕地裏面、那些密密麻麻的灌溉水渠之中。許大良採用的那種興修水利的方式,工程難度小、見效很快。不過他們與十里鋪生產隊做法不同的是:官莊生產隊的社員,他們都是出義務工。乾的集體活兒,吃的是自己家裡的飯。所以採用這種方式的話,對於官莊生產隊集體上的糧食需求少。資金壓力不大。羅旋緩緩開口問竇建德,「竇隊長,你覺得官莊生產隊他們那種方式,能夠持久嗎?」
竇建德吧嗒着旱煙,「咋解不能持久?他們的社員出工,是有工分的。哪一個社員家,不得指望着工分吃飯?」
「狗屁!」
羅旋罕見的說了一句粗口,「假如生產隊里有100斤糧食,所有的社員們有100個工分。那麼1個工分,對應的就是1斤糧食,對不對?」
眾人點頭,「是這個理兒。」
「好,我問你。」
羅旋似乎有意針對竇建德,盯着他問,「假如...我們把社員們給盯緊點,讓他們多幹活;同時,我們也多給他發點工分。」
「那麼最終生產隊里、所有的社員們,他們手頭上,一共掙下了1000個工分。」
羅旋死死盯着竇建德,「可與此同時,我們生產隊的糧食總量,有沒有增加?」
大家搖頭,「工分是工分、糧食是糧食。哪怕工分變多了,可糧食不會在倉庫里自動增加。」
說到這裏,在場的人總算明白過來了:讓社員們多加班,多出工。那也只是生產隊的社員,他們個人名下的工分增加了。但生產隊原本的糧食總量,它還是不變的。也就是說:假如原本以前1個工分,可以對應1斤糧食。那麼社員們多干點活,最終卻只能用10個工分、去換1斤糧食。靠!!大夥兒恍然大悟:敢情弄了半天,所有的社員們,人家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下來,踏馬的...白乾了?!!「薅羊毛,不是你這種薅法。」
羅旋嘆口氣,「像官莊生產隊他們那種,靠着精神鼓舞、靠着文娛宣傳隊,在田間地頭給大家喊口號鼓勁...是難以持久的。」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騎着螞蟻去趕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