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觀影從景帝開始》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在繼承人的選定方面,劉啟的親媽竇太后曾經想要讓劉啟將皇位傳給他同母的親弟弟,梁孝王劉武。
在經歷了一場複雜的,並且與當時劉啟的處境密不可分的,漫長的政治鬥爭之後,劉啟才成功將梁王的實力削弱到不足以對皇位繼承構成威脅,並且廢掉了逐漸不合他心意的太子劉榮,改立了後來的漢武帝劉徹。
整個過程所牽扯到當時政局的方方面面,我們之後再來詳解】
「之後之後……這後世人在重要的方面總是避重就輕地說是後面再詳解……」
劉邦小聲地跟被他喊來湊在一起議事的幾人嘀嘀咕咕。
雖然一開始為了穩定局勢,以陳平帶頭將天幕定性為神跡,但在場大多是頭腦靈活的一時人物,自然也不難看出這天幕發聲之人理當是後世在評說。
整個登基的流程可以說是被迫終止了,但萬幸的是大家都不缺這個走走過場的名頭。
為了從後世人的口中得知更多對現下有利的消息,劉邦果斷令人搬來了些坐具,乾脆在這空地簡單地拉了個議事的班子。
張良、陳平這兩位謀士自然是要有的,蕭何和韓信的腦子也好使,並且萬一遇到了專業性問題,當然該由他們出謀劃策。
「陛下大可不必心急,」張良的言語彷彿永遠都是那般平靜,卻總能給聽眾帶來打動人心的信賴感。
「景帝的父親謚號為文,兒子的謚號為武,可見漢家最起碼出了三任連着的明君,所創的治世能為後世稱道,已足以使人心安定。」
「至於所謂後來詳解,就算再後,那必然也還是會提及。能僥倖預言後世的禍福已然是蒙上天恩賜,對這般機遇指指點點難免太過苛刻。」
於是劉邦的情緒也隨着他的講述安定下來,不急反笑,喜氣洋洋地附和起來:「此言甚是,是孤着相了。」
要不然為什麼秦朝,項羽他們都不曾有過這樣觀照後世的機會呢?這確實是獨一無二的幸運啊!
他看着光幕上浮現出來劉啟的模樣,只感覺越看越順眼。多英朗的小子啊,有他祖宗的風範!
—
劉恆不知道另一個時空里他爹的得意洋洋,只是看着光幕上變幻而出的影像,他長成的親兒子。
所謂相由心生,眉眼間由內而外張揚着一種自信與剛強的青年在宴飲之時舉起了酒杯,雖然臉上已經染上了些酒酣的薄紅,但那雙半斂着的眼睛依舊清醒的接近鋒利。
他面色不變從容開口,道出的話語雖不曾為光幕所泄露,可是看見光幕上雖然年老,依舊看得出眼下美貌輪廓的婦人真心實意的喜悅,以及一旁面生、但與劉啟頗有七分相像的青年強行壓抑狂喜,卻也難掩眼中野心張揚的虛偽推辭。
劉恆自然看得出來,這就是光幕口中,竇姬想要讓他的好大兒把皇位傳給親弟弟的事情。
但是……厚黑的漢帝臉上的笑意不由真誠了幾分,光是看見未來劉啟那雙眼睛,他便能知道這個孩子未來沒有長歪。
【晉景帝司馬師,雖然他生前沒能成功當上皇帝,但是考慮到西晉多少算個大一統王朝,司馬師又為司馬家篡位事業做出了莫大的貢獻,我們在這裏還是把他當皇帝算。
畢竟就像曹老闆一樣,雖然他生前也沒當上皇帝,但是誰又會覺得不能把他堂堂魏武帝當皇帝算呢?
司馬師活着的時候能夠獨攬魏國大權,政治軍事一把抓,其權勢之重以至於能夠廢立魏帝,行伊霍之事,卻沒有伊霍忠君之心。
他最後是48歲的時候因病重去世,和劉啟竟然活的是同一個歲數,雖然都是英年早逝,但成功雙雙喜提景帝的年齡上限】
這一句話多少就帶點現代地獄笑話的特色,炸的漢初在場所有人面面相覷,愣是對這後世人的戲謔生出了些摸不着頭腦的觀感來。
連韓信聽到最後那個喜提年齡上限都愣是沒繃住,一向安靜寡言,拘謹矜持到甚至稱得上有些孤僻的大將軍終於忍不住在劉邦臨時召集來的議事班子里發表了第一句話,帶着點茫然感嘆意味着的。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