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向對比一下劉啟對自己除了劉榮以外十三個親兒子的待遇,雖然劉徹毫無疑問是他最為寵愛的掌上明珠,臨死之前都要擔心主少國疑,強撐着病重的身體給武帝提前加冠,最起碼把握住能夠親政的第一條件。
但這並不代表對於其他的兒子,景帝就是冷酷的——正相反,他對於基本上所有的兒子都稱得上溺愛,完美繼承了一些親媽護短的脾氣。
河間獻王劉德修學好古,那就允許他廣交天下之士,修禮樂,藏古書。魯恭王劉餘好治宮室,甚至膽子大到敢破壞孔子舊宅來擴大自己的宮殿。江東易王劉非好武力,於是景帝在他十五歲就給他賜將軍印,又捨不得兒子受傷,不允許他往擊匈奴,卻允許他招四方豪傑。
膠西於王劉端因為羊尾親近一次女人就生病幾個月,最後殺了自己的男寵和兒子的母親,最多削地。趙敬肅王彭祖靠詭辯中傷國相,自己大肆斂財,行徼邯鄲中,讓行商都不敢從趙國過路,最後快快活活壽終正寢。常山憲王劉舜仗着自己是景帝的小兒子,多次橫行霸道,結果劉啟最後每次都是寬裕了。
至於我們更為熟悉的,漢昭烈帝劉備的先祖中山靖王劉勝那好美人美色,生了一百二十多個兒子的輝煌戰績,以及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的先祖長沙定王劉發那平平無奇的一生,相對於他們驕橫不法肆意妄為的兄弟們來說,都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了。
雖然這種行為我們應該極力批判,甚至不吝嗇於給景帝幾個白眼,大罵他一通。但是同時我們也可以得出,劉啟對親兒子是真的溺愛是常態。
所以,像劉榮這樣一開始就被他指指點點,後來廢了他太子之位,最後更是因為區區「坐侵廟壖地為為宮」這種,晁錯犯了差不多的事都被劉啟詭辯到無罪的罪行,被劉啟派人帶到長安審訊,最後活活逼死的倒霉蛋。
他的悲劇,真的不是完全依託於區區宮闈鬥爭,像一些人大肆吹噓的因為栗姬拒絕長公主劉嫖的求婚,被長公主所怨恨,隨後長公主聯合王夫人陷害栗姬,多次在劉啟面前詆毀太子而吹捧劉徹所導致的因愛廢立。而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政治博弈。
畢竟,說句不太好聽的話:如果僅僅是宮廷內部的爭鬥,對於成長於皇宮之中,母親竇太后後來因為目盲而失寵於文帝,肯定會受到文帝新寵們為了自己的親子多加詆毀的劉啟來說,這種事情還有誰能比他更門清的嗎?】
在劉恆死亡目光的凝視下,劉啟默默地一點一點低下了自己的頭。
天幕每說一個他的混賬兒子,他爹的眼神就更鋒利一點,每說一件他兒子辦的混賬事,他爹的臉色就更臭幾分。
劉啟:我錯了我錯了我錯了!我懺悔啊,父皇,別用這種眼神看着我啊!
他小心翼翼地試探:「父皇……那我以後就只生三個兒子……?」
嗯,一個徹兒,兩個未來皇帝的祖宗,這樣應該可以了吧——
然後就被親爹揪着耳朵罵了。
「你以後怎麼保證你就只能生三個兒子的啊?你甚至連這三個兒子的親媽是誰都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啊?你現在能做的難道是少生兒子嗎?你明明應該跟我保證的是好好教兒子!」
「溺愛啊?這麼溺愛你也不怕這些混賬玩意給你的心肝寶貝徹兒添多少麻煩!自己未來七國之亂還不夠啊?讓兒子也得面對一波諸侯王叛亂?」
「給我聽好了!以後每個兒子都給我好好教知不知道!不說每個都像徹兒那孩子那樣那麼成材,最起碼都給我像那個長沙定王一樣,安安分分規規矩矩的不好嗎?懂了沒有!」
——以劉恆的風度,能被氣到這種地步,也算是劉啟那些個奇形怪狀的兒子們給自己親祖父好好開了個大眼了。
【我們用劉啟的視角去重新看待劉榮,他是自己和初戀寵姬栗姬的長子,他的背後站着誰呢?
歷史不屑於對這種平庸的失敗者大加渲染,所以他在歷史上留下的不過隻言片語。但我們可以用歷史對他被廢之後的記載去反推。
劉啟意欲廢除栗太子劉榮,誰站出來反對了呢?
首先當然是栗太子的外戚勢力,劉榮被廢之後跟着被「誅栗卿之屬」的栗氏一族,也是劉榮被廢的第一個原因。
我們不得不說啊,一些特定的歷史記憶,在特定的歷史朝代所留下的陰影真的是綿延不絕的。
在劉啟所處的時代環境下,他朝前看去,對於太子的擔憂最顯然的自然是呂氏一族的前車之鑒:他會害怕外戚掌權,重現當年呂氏專權的現象——更何況,在七國之亂之後,可再沒有虎視眈眈的劉家宗親能推翻中央,防止外戚篡位了。
而栗姬母子在劉啟面前的表現,可以說完全的自取滅亡——栗姬在劉啟還活着的時候就敢拒絕照顧劉啟死後遺留下來的妻兒,性格又一向爭強好勝。而劉榮頭頂着一個強勢的母親,卻沒能在歷史上留下什麼剛強的名聲。
你擱這玩什麼呂惠復刻嗎?甚至以栗姬的頭腦,她又怎麼配和呂雉比較?
劉邦敢把朝政交給呂雉,呂雉能還他一個漢初的穩定局面。劉啟要是敢把朝政交給栗姬,那漢朝估計遲早要完。
所以劉榮的地位在景帝的心裏第一層被動搖。】
劉恆看着屏幕裏面,美貌但顯而易見地任性肆意,在皇帝的面前都敢耍小脾氣,看似精明實則從內而外散發著一種清澈的愚蠢的女子,沉沉的眸光移向劉啟無語中又帶了幾分心虛的驚艷的臉上。
破案了,這小子好的就是這一口。
不無痛心疾首的文帝,深切地意識到了自己太子的一大毛病:這小子真的祖傳顏控,甚至進化到了就是專好這口張揚明艷的美。
以後……給他挑個長成這種風格但是聰明多了的媳婦吧……畢竟天生審美擺在這裏……
嗯,那個聽起來像是徹兒生母的王夫人應該就不錯,就不知道到底是哪家的女郎。
劉恆也忍不住對天幕產生了些許的期許:栗姬這款當個普通寵姬肯定是沒問題的,當太子生母就太掉價了。但他覺得那位王夫人就很可以啊!
徹兒多好。
同款對武帝濾鏡親爺爺如是評價到。
【除此之外,同樣反對劉啟廢劉榮的是誰呢?
在七國之亂之後,共同把持着中央朝政的兩大勢力的代表:陶青、周亞夫為他「固爭之,不得」,竇嬰為他「數爭不能得」。
甚至原本被劉啟寄予厚望,以為這下算是完全的親信了吧的中尉衞綰都牽扯了進去,最後勉強落得個被放歸回家好歹沒有身亡的下場。
其實仔細想想也很正常。
如果劉榮令劉啟不滿的地方是殘暴昏庸,那麼也許朝臣為了漢朝的延續會站在劉啟的一邊,畢竟朝代的延續高於皇帝個人,更不用說劉榮此時不過是個太子。
可是劉榮的品行為人,從他被廢為臨江王之後,百姓看見他被人帶走竟然為之流涕說「吾王不反」,最後的評價是「百姓憐之」。我們大致可以推斷,他也許性格不錯,甚至於稱得上寬仁,沒有景帝很多兒子的初具人形。
他最大的罪過,在劉啟的眼中叫平庸,叫軟弱,叫容易被人擺布。
但站在朝臣的角度上,立一個平庸的,容易被他們所控制,外戚的腦子也不是很清醒,很好使的太子。這豈不美哉?
要是栗氏敢效仿呂氏,那就更加美滋滋了:他們完全可以再來一次誅栗之亂。
考慮到七國之亂之後的劉氏宗親諸侯王們已經無力對抗中央,這次說不定直接可以朝臣們把持幼主,提前不知道多少年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東漢末年直呼內行啊,家人們!】
所以同姓諸侯王的設立還是有其合理性的。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抖音小說】《大宣武聖:從練功加點開始》《這個武神太極端了》《逢君》《非洲創業實錄》《買活》【穿越了】《從賣盒飯到中華名廚》《噩夢使徒》《北宋穿越指南》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歷史觀影從景帝開始》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