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纏繞繁衍情結的商海怪才
  4. 第一章 「放寮」
設定

第一章 「放寮」

崖州松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話說崖州天涯山區流傳着歷史悠遠的「放寮」習俗。當姑娘「開竅」即達到適婚歲數時,姑娘的家長就在自家附近搭建一間茅草房,讓女兒獨居。每當夜幕降臨,姑娘就點然一盞昏暗的海棠油燈,等候後生前來求愛。求愛後生唱起「求宿」歌謠。如果「求宿」歌聲打動姑娘的芳心,那麼姑娘就會回應唱起:「寮門半掩等哥來,妹是花兒向哥開;哥欲有心把花摘,妹願捧花任哥采」。隨之,姑娘打開寮門,迎後生進來,談情說愛……這就是「放寮」。茅草房引來的後生越多,姑娘就會覺得越光彩;如果茅草房引來的後生少,或沒有後生過來,那麼姑娘就會覺得是恥辱。其父母也會擔心自己的女兒日後嫁不出去。如果「放寮」的姑娘懷孕了,那麼就會有後生過來求婚;如果姑娘一直沒懷上,那麼姑娘就嫁不出去了。當然,這都是舊社會的事兒了。解放後,儘管「放寮」的習俗早已淡化,但「放寮」的觀念影響深遠。娶繁衍能力旺盛的妻子傳宗接代、遺傳基因在當地本土居民的腦海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當地本土有句民謠:吃魚要吃「嘎廖堆」,娶妻要娶「大嘎吹」。「嘎廖堆」是當地本土方言,是一種淡水魚,叫大刺鰻,味道鮮美。「大嘎吹」是當地本土大屁股的方言。在當地本土的傳統理念中,「大嘎吹」就是性慾旺盛、生育能力旺盛的女人的代名詞。即當今而言,儘管戀愛中的男女雙方情投意合、晝夜廝守,但是如果女方沒有懷孕,那麼男方的家長一般是不會同意結婚的。當地有位後生名叫馬鈺駿,正當年富力強,血氣方剛,濃眉大眼下方的鼻樑筆直且堅挺,還是一個高個子,性格憨厚淳樸。他是天涯山區官驛村的農家後代。他的母親就是一個典型的「大嘎吹」,生育能力旺盛,生育七個子女。他在家裡排行老三,上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和三個妹妹。1975年,他高中畢業,成為天涯人民公社官驛大隊官驛生產隊的一名社員。1977年,他考上大學;1983年,研究生畢業,被國家分配到省農業科學院工作。他經過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刻苦鑽研,課題成果頗豐,成為省人才庫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現任省農科院熱帶作物研究所所長,兼任省政府投資項目招投標評審組評委。當他到省農科院工作不久,有一次,他到圖書館借書,遇見一位佩戴眼鏡的女館員。她文靜優雅,舉止自然,彬彬有禮,而且是個「大嘎吹」。頃刻,馬鈺駿心潮澎湃。他潛意識喜歡上她。後來,他打聽這位女館員為何許人也?原來她叫楊柳,是「紅二代」,省城崖州市城中村海頭村人。她父親楊白楊是個老革命。解放前,他16歲那年從南洋回鄉參加共產黨革命隊伍,曾擔任崖州縱隊無線電台負責人;解放後,他上任崖州市郵電局局長。六十年代,楊白楊被打成「走資派」(即『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同時下放農場勞動改造。妻子與其劃清界線,並離了婚。小女兒跟隨妻子;大女兒楊柳跟隨他。七十年代未,他被平反,恢復崖州市郵電局局長職務。現在已經提拔為崖州市政協副巡視員,但是大家特別是郵電大院的左鄰右舍都習慣稱他為楊局長。1977年,楊柳考上崖州師範專科學校,師專畢業後被國家分配到省農科院圖書館工作。閑話少說,言歸正傳。馬鈺駿經常到圖書館借書或閱覽資料,尋找機會與楊柳套近乎。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五回六回牽牽手,七回八回摟一摟,九回十回床上走。」

馬鈺駿用心良苦,終於同楊柳成為好朋友,做夢都想「摟一摟」。當時,儘管向楊柳求愛的後生很多,但是功夫不負馬鈺駿的這位有心人。1984年5月,馬鈺駿終於如原以償同大三歲的「大嘎吹」楊柳結婚。當年年底,他們的女兒出生了。外公楊白楊非常高興,他到醫院產房看望外孫。因為外公是老革命,又是老幹部、老領導,所以馬鈺駿請外公為外孫取名。外公喜上眉梢。他搖頭晃腦,笑吟吟地說道:「馬楊洋。」

馬鈺駿附和:「馬楊洋……好名字!」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