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禹王時期。上古時期禹王治水成功以後,便劃九州以治天下,那時這金雞城就是九州之首。如今的金雞城早已不是原來的九州之首,只不過是一座縣級的城市而已。城市的中心也早已不在原來的古城舊址了。而楊焱的老家,就在金雞城西北十公里左右,距桃城也不過二十公里。一行四輛車離開了鹿城,行駛在廣袤的田野中,沿路入眼滿是成片的秋玉米田,玉米田中的玉米苗都有膝蓋來高了,農民在田間勞作着。遠處看去彷彿一片翠色上點點心臟跳動。路旁的道沿樹綠柳成行,白楊樹若一排排哨兵。或近或遠的村莊點綴在一片綠海當中。柳樹和白楊樹在盛夏的陽光鋪出兩排樹蔭。不時幾隻歡快的鳥兒啾啾的鳴叫盤旋而過。知了的叫聲回蕩在空中。湛藍的天空點綴着幾朵白雲。車窗外的風景,讓這群常年生活在城市的青年們興奮異常。不時有人要求停下車輛,在這盛夏的陽光里留下一張張時光的記憶。每到這時,車隊便停下來,咔咔的相機快門聲伴隨着人們的歡聲笑語,讓人彷彿忘記了一切的煩惱憂愁,這一刻定格成為永恆,相信很多人都會很樂意的。···車隊就這樣一直走走停停。起初的時候,楊顏並沒有太在意這些。直到一個多小時後,楊焱看了一下路程,走了還不到一半。這時楊焱才着急了。在又一次的停車當中,楊焱告訴大家:我們要加緊趕路的速度了,這樣下去,我們就趕不上中午飯了。錯過了飯點,大家難免會餓肚子。聽到這話後,大家收斂了興奮的心態,車隊才不再停留,一直向着目的地駛去。楊冰遙指着前面一座高出地面足足八九米的巨大平台,說到,前面就是我的老家渡台路口村。唐應等人向前看去,只見在前面,一座巨大的高台進入了視野。高台下一片綠色一眼望不到頭。黃褐色的高台上,也是滿眼的綠色。那裡看的到村莊。隨着汽車的行駛,道路遠處的高台越發的清晰。就彷彿一座巨城攔在道路的盡頭。來到高台的近前,人們才發現,一條巨大的溝壑緊貼在高台底部。這條溝壑竟然有八丈來寬。一座巨大的石板橋斜着卧在大溝上,聯通着外界和巨大土台。往溝里看,溝中碧水蕩漾,水面距離外界這一面的溝沿只不過六七尺。往水裡看一片碧色看不出水有多深。車隊來到橋邊,眾人讚歎不止,竟還有這樣的地方。這一路的景色,楊焱曾經多次見到,在他眼中,這一切是那樣的平常和普通。他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那樣精神而亢奮。經過這一路的顛簸,此時的楊焱正在半醒半夢之間。當楊焱乘坐的汽車駛上石橋的那一刻,一個聲音在楊焱的耳畔響起:我一直在等你,你回來啦,快來吧。這聲音就彷彿有一個人在他的耳邊呼喚,又像是在很遠的地方,就這樣忽近忽遠的連續呼喚了三次。在聲音響起的時候,楊焱還感覺到,在自己的左前方有什麼在強烈的吸引着他。在那裡彷彿有一座巨大的殿宇,殿宇那裡有什麼在呼喚着他讓他去。楊焱看那通向殿宇的道路,這是一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路,小路兩側是灰白色蒙蒙的迷霧,其餘的什麼也看不到,楊焱心裏一驚,暗道,這是什麼地方,我不是在坐車回老家嗎?怎麼會到了這裏,隨後楊焱向自己腳下看去,自己竟然是咱在了那條小路的盡頭,再往身後看,身後也是瀰漫着灰白的濃霧,卻看不到來時的道路,楊焱無奈的順着小路往前走去,走了半天卻看不清前後的道路了。見到這一幕,楊焱心裏一急,竟不想全身一震,就從半夢中醒了過來。楊焱醒來,猛的一下坐直了身體,看向四周,見自己還坐在唐驍峰開的車上。此時楊焱已是滿頭大汗,眼中的迷茫漸漸地散去。而四周的人並沒注意到楊焱的異常。而是都在透過車窗看向車外。楊焱看了看坐在自己一旁的蘇童說到:小童,你聽到剛才有人叫我了嗎?正在扒着車窗看車外景象的蘇童回過頭來,疑惑的看着楊焱說到:楊大哥你怎麼了,哪裡不舒服嗎?你剛才說什麼?楊焱苦笑着搖了搖頭說到:沒,沒有不舒服。我是想問你一下是不是聽到有人叫我。現在看來是沒有人叫我了。哈哈,楊大哥,我們現在剛上了一個巨大的土檯子,我正疑惑這是什麼地方,正想問問你,見你快睡着了,就沒有叫醒你,你不會是在做夢吧。說完,蘇童又看向了車外。楊焱點了點頭說到:可能是我在做夢吧,這馬上就到我老家了,前面的村子就是我老家的村子。這整個土檯子都算是我們村。蘇童說到:哦這樣啊,這個土台四面都是這樣嗎,好神奇啊。楊焱點着頭說到:是啊,我們村整個都在這個土台上。如果從高處看的話,你就會看到,這座土台很寬廣。這是一座正南正北,正東正西的四方土台,算着外面的深溝,東西,南北各長寬五里地。這外面的深溝就像一繞着城牆的護城河一樣。金杯車上的眾人聽着楊焱講述紛紛圍了過來,聽着楊焱的講述。就聽到:這土檯子正中間就是我們村,我們村也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的。村子東西,南北長寬都是二里地。這整個土檯子,高出周圍地面三丈六,那溝寬九丈,深大約有七八丈,裏面水最淺的地方也有六丈多。在土台四面正中的位置,有四座大石板橋通往村外。土台上的村莊和周圍的農田阡陌相連。在村裡典籍的記載中,這土台溝壑很早就有了。具體什麼時間形成的早就沒有辦法考究了。我們村裡的人在這裏居住的時間也是很長了。有記載的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間······說話間汽車開進了村裡。順着村裡的南北大道路汽車向前行駛着。時間不長,汽車拐上了村中的東西大街。在一片寬闊的村中廣場上停了下來。這片廣場正處在村中南北大道,和東西大道十字路口的西北角上。這片廣場,東西長大約二十五六丈,南北寬大約六七丈,廣場北面是一座廣亮的門樓,門樓兩側栽種着兩行垂柳。廣場的南側就是村裡的東西大路,路南面是一片半月形的水塘。此時眾人陸續下了車,看着眼前的廣場,廣場北面大門前站着五個人,其中兩個老人,兩個中年男人,一個中年女人。此時那兩個老人正在看向車上下來的眾人,似乎在人群里尋找着什麼。楊焱從最後一輛車上下來之後,就直接向着兩個老人走去。眾人看到面前那座巨大門樓後面的龐大宅院,唐驍峰不由得問到:老大,這不會就是咱們家吧?聽着唐驍峰的問話,楊焱說到:是啊,就是這裏。說完後楊焱就頭也不回的向着兩位老人走去。身後眾位同學聽到楊艷的話,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紛紛說到:這,這不可能吧,這麼大一座宅院,這也太誇張了吧···眾位同學怎麼驚訝讚歎咱先不說,單說楊焱來到兩位老人面前。此時楊冰也走到了楊焱身邊。就見楊焱先來到其中那位,看上去年歲少輕一些的老人面前。雙膝跪倒在地,對着老人磕了個頭,說到:孫兒楊焱拜見祖父。一旁的楊冰也跟着楊焱,一起給老人磕了個頭。這位神采奕奕的老人,滿臉笑容的,一手拉起楊焱,另一隻手拉起楊冰。說到:好,好,我的寶貝孫子回來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說著話老人是拉着這個看看,摸摸那個的頭,歡喜的不得了。此時邊上另一位歲數大些的,身高也比原來那位老人高一些,一身麻布半袖的老人看不下去了。直接喊着說到:哎哎哎,老弟,不帶你這樣的,娃娃們回來了···這邊老爺子剛一開口,楊焱已經橫跨兩步,到了這位老爺子面前。就見楊焱同樣是雙膝跪倒,對着老人磕了個頭說到:師傅在上,徒弟楊焱給您老人家磕頭了。眾人這時候就看到,這位老爺子更是喜歡的不得了。這屆全身一震,兩腳在地上亂跺着,蹦了一下,隨後俯身倆手托住楊焱的兩肩,把楊焱扶了起來。手扶着楊焱的兩肩,上看看,下看看,看了一會兒之後,老人才顫抖着聲音說到:是搖搖,搖搖回來了,我的寶貝徒弟回來了,好孩子,好孩子···說著話,這位老人把楊焱一把抱入懷中,眼圈一紅,顆顆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撲簌簌的落下。身體微微顫抖,抱着楊焱的雙臂卻是更緊了,像是生怕楊焱下一刻,又從他懷中消失一樣。嘴裏不住地呢喃着:寶貝兒啊,你可算回來了,你這一去四年,你知道師傅有多想你嗎?你可把師傅我想死了···而楊焱此時,也是兩眼發紅,眼眶中的淚水不時的落下,雙手環過老人的背後緊緊地抱着老人。嘴裏卻是不住地安慰着老人說道:師傅,您老人家這幾年還好嗎,您別難過,我這不是回來看您了嗎,以前都是我不好,以後不會了,以後我每年都會來看您···看到眼前這一幕,一旁那位老人也是眼圈翻紅,眼中的淚水,在眼圈中轉了半天,最後還是落了下來。嘴裏卻是在安慰着和楊焱抱在一起的老人說道:老哥哥,你別這樣,老哥哥,搖搖這不是回來了嗎,我知道你想他,搖搖小的時候,你教他功夫的那幾年,多高興啊。你歲數大了,不要太過激動,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周邊楊焱的那些同學們,看到這一老一少見面的場景,也是深受觸動,對於老人和楊焱的這份真摯情感,也都頗為感動。有一些眼窩淺的人,眼圈中竟然也是霧氣朦朧,甚至有的人也掉下了兩滴淚水。讓不少人想起在家裡對父母老人的傲慢,無視而感到懊悔汗顏。好一會兒,老人才笑呵呵的放開了緊抱着楊焱的雙手。一手拉着楊焱,說到:搖搖。你回來就好,我高興得很,快給我和你爺爺介紹一下,這些都是啥人啊。楊焱轉過臉,摸了一下眼角的淚水,對着中衞同學說到:師傅,這些都是我的同學,我這次探親回來,和同學們聚到了一起,我們就一起來看你和爺爺了。之後,楊焱又對着眾位同學說到:大家注意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的師傅,我先恕個罪說,我師傅楊倉老爺子。曾經教授我多年武功。大家就叫師傅爺爺吧。大家聽完楊焱的介紹,異口同聲得的喊了一聲:爺爺——好。楊蒼老爺子看到面前這麼多青年叫自己爺爺,高興的嘴都合不上了,一邊答應着,一邊說到:哎,好好,同學們好,你們好而後又拉着另一位老人,對着大家說到:這位就是我的爺爺。我先恕個罪說。我爺爺楊孟章老爺子。眾位同學又紛紛對着楊孟章老爺子,叫了聲爺爺。楊孟章老人也是樂呵呵的,和大家打過招呼後。楊孟章老人讓楊焱先招呼大家進門,給大家安排好住宿的地方,並安排大家先休息一下。之後再讓楊焱到後堂去給祖先上柱香。楊焱答應一聲,帶領着同學們往大院里去。這時候眾多同學,早已按耐不住對這座大宅的好奇之心。邊往裏面走,邊詢問楊焱這座大宅的來歷。楊焱實在拗不過大家的好奇心,於是說道:這樣吧,同學們,現在呢我先請這位楊顯旺楊伯,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座大宅。等晚點有時間了,再給大傢具體介紹我們家族的一些情況。說話間,楊焱又對着一旁幫着大家提行李的楊顯旺說到:楊伯,麻煩你先給大家介紹咱們大宅的情況,我先到後面給老祖宗們上柱香。說完,楊焱便和大家告罪了一聲。之後便向着大院的深處走去。楊顯旺笑着對眾人說到:大家不要怪楊焱招待不周,每次族人嫡系一脈的人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告慰祖宗,在宗族祠堂給先輩上柱香。還有每逢先祖的誕辰,壽終,清明,端陽,中秋,重陽,春節等節日,族中還會召集族人舉行緬懷先人的慶典,儀式。這是幾百年留下的規矩,也是為了彰顯後輩子孫不忘先人,懷念先人之不易而延續下來的。以這種形式,讓我們後輩牢記我們的根,增強族人的凝聚力,進而互幫互助大家一同攜手走向未來。楊焱是這宅門楊氏一族的嫡長孫,自然要恪守族禮···眾人聽了楊顯旺的話後,部分對楊焱舉動心存不滿的人,也不再計較楊焱急於到後堂去的行動了。反倒是對這個宅院,這幫人產生了一種無形中的敬意。楊顯旺一邊帶領大家往院里走,一邊介紹着這座宅院的情況。這座宅院始建於明景泰二年。因渡台楊氏一族在北京保衞戰中,立有戰功而受封賞得此宅。在此戰中,楊氏兄弟三人,大哥楊季忱,二哥楊季深,三弟楊季鈞,其中二哥楊季深,三弟楊季鈞兩人戰死,當時的皇帝朱祁鈺便賞建了這座宅院。這座宅院整體東西寬二十四丈,南北長三十六丈,共有三層七進十一個院子。有正門東西角門東西側門。正門無法進出車輛,東西角門都可以進出車輛。前院正廳五間,東西廂房各五間。以前的時候,這裏是楊氏一族舉行慶典儀式用的,現在很少用得到了。東廂房以前是儀式賓客休息的地方。西廂房則是以前府里管事的,賬房等辦公的地點。東西廂房後面各有跨院,東跨院以前住的都是府里的男佣人,西跨院則是女佣人。如今的東跨院大部分改造成了客房,供外地族人到此地居住用,西跨院也有部分客房,大部分改造成停放車輛的地方。正廳的東西兩側,也各有兩個跨院,東邊是廚房,餐廳。西跨院以前是族裡子弟學習的地方。現在改成了水房和浴室。楊顯旺帶着眾人穿過大廳,來到二層院,楊顯旺說到:這裏就是以前的內宅了,有正房七間,東西廂房各三間,正房中間一間大廳是由三間房子打通的。東西各有兩間正房,也算是五大間。這裏是歷代族首,家主居住的地方,這裏東西廂房以前是長子嫡孫住的,現在楊焱兄弟住在東廂房。西廂房也成了客房。說著話,楊顯旺推開了通往西跨院的一道門,說到,這是第三道跨院,東西各有一個,以前這兩個跨院就是嫡脈其他子嗣居住的地方。現在這兩個院里的房子也都成了客房。這次大家就住在這裏。男同學住東跨院,女同學住西跨院。這兩個跨院里都是正房三間,一明兩暗。東西廂房各三間,這裏有三道門,一道通往前院,一道通往後院,一道通往內院。說著話,楊顯旺推開了一間廂房的房門,說到:各位女同學,你們現在就可以自由結合了。兩個人一間,裏面的大床都是定做的。鋪蓋都是這兩天剛曬過的。楊顯旺剛說完,錢仕豪就拉着她的那位女朋友走向一間廂房。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鋪路人聖者師》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