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成業殿中,皇帝拿着奏摺,面帶欣慰,「這是梁太史提出來的『一體剿撫,左右兩隔,三面張網,南北梳理』的剿匪策略,這兩年來,朕被賊軍所擾,憤郁憂危,方寸擾亂,始終不得安寐!細覽梁太史這篇上書,方的豁然開朗,算是深得朕心,朕欣喜,梁太史才識明練,博涉經史,果然機變謀猷,國之良玉。」
梁興奴惶恐的言道:「聖上,此乃犬子妄言!當初犬子上書時,微臣也曾嚴厲申斥過,讓他不要妄議天下大事,身為太史,專著史作便是,不熟悉國政軍機,怎能管起這些,臣沒讓他上書,沒想到,這個混小子還是偷偷上書了。」
公道安勸道:「梁相,虎父無犬子啊,令公子我也熟悉,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志存靖亂,希望將來汝循能繼承梁相,繼續為聖上效力。」
楊茂成笑道:「遭值際會,託身明主,梁太史勇於任事啊!」
公師都直接進入正題,疑惑的問道:「聖上,這梁太史提出來的『一體剿撫,左右兩隔,三面張網,南北梳理』這幾條,主張如何?該怎麼實施?」
皇帝慈愛的目光盯着梁汝循,言道:「汝循,說出來給大家聽聽。」
「王天宿、鄧天佑、劉致昺等大賊巨寇,非有殊才絕力,狡黠兇狠罷了!王天宿尤甚,此賊屠狗之輩,起於貧賤,負滔天之逆,而謀主賀公許、高世察,井窺天智;孽黨王宗義、屠公素,效狂犬之猛,然而前兩年,眾賊忽盛忽衰,終不得尺寸土地,稍稍免殺,微行仁義,而從賊者日眾。」
梁汝循環視眾人,侃侃而談,「奈何千丈之堤,潰於蟻穴!在臣看來,皇領今日之困,袞袞諸公,難辭其咎,若貪賄屏絕,則國庫充盈;朋黨不存,則人盡其才;文法便宜,則權不中制!寇雖鴟張,不難一舉撲滅。有今日洶洶之禍,臣以為,當首失廟算!」
眾人默不作聲,皇帝肅然而悲痛,「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啊!朕為天子,天下興亡,繫於朕一身,皇領如此,朕之過失啊!」
梁興奴怒罵,「混小子,這是天災,不是人禍,休要胡說八道。」
余靖昌也不客氣的指責,「汝循,很多事,你不知內情,不要妄議朝政。」
皇帝威嚴的目光掃過,讓眾人休的囉嗦,又鼓勵的目光投了過去,梁汝循指着圖上皇領、邕國和梁國,「諸公,這一體剿撫中的一體,就是三國齊心協力,三國為父子兄弟之國,自然同舟共濟,當年,邕梁剛浪軍暴亂時,慶和帝統兵跨過少習關,助邕梁鎮壓暴亂,現在皇領遭難,邕梁豈能坐視不理?剿寇需兵,用兵需餉,這兵餉糧草,都需邕梁兩國支持,要先說服兩國支持。」
皇帝對梁興奴守口如瓶很滿意,笑道:「汝循,看來師傅從未告訴過你,此事商議過了,且姚相已去邕國和梁國搬來了救兵。」
梁汝循言道:「一體還體現在剿撫一體上,單剿不撫,匪徒只有死路,必然死戰,反讓烏合之眾抱成一團,一盤散沙凝聚成堆,前期屢屢剿匪失敗,最大的原因就是殺匪立威,不留活路,眾賊因此勠力同心,剿匪反而更加艱難。」
見到公師都面露怒色,正要起身反駁,公道安示意稍安勿躁。
梁興奴知道公師都所想,笑道:「中帥莫急,犬子不是說剿匪不對,我們幾位都清楚,剿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人就那麼多,糧食就這麼點,想存活也存活不下來,除了剿殺之外,再無他路!再者,若無將士往日的剿匪苦戰,犬子今日的安撫之策也收不到什麼效果,所以,剿和撫都是對的,只是時機罷了。」
梁汝循笑道:「臣也是此意,只是詞不達意,應通過安撫手段,讓眾賊相爭,就是不能讓他們內鬥,也要讓他們離心離德,各有所求而不能凝聚。」
余靖昌若有所悟,「梁太史所言不錯,這讓我想起來個故事,一群飢餓的猴子,都想吃桃,若是桃子在訓猴人手中,這些猴子就會虎視眈眈的盯着訓猴人,準備上來搶奪,若桃子在猴子手中,自然群猴都去和這個猴子打起來。」
梁汝循點頭,「余大人這個比擬很貼切,這些匪徒就是猴子,我們應該拋出個桃子去,好讓他們搶奪,這拋出去的桃子,就是安撫了。」
余靖昌很是無奈,「梁太史,就怕是連最小的桃子都沒有啊。」
梁汝循擺了擺手,詼諧的笑道:「余相,在下謀劃的這個桃子可是個井中月,水中花啊,這月亮看着又大又圓,花兒看着很是嬌艷,可最終拿不到手。」
皇帝愈來愈有興趣,「汝循還有此等謀劃啊!」
梁興奴面色擔憂,「汝循,這不是家中戲語,這是朝堂,莊嚴肅穆,不得妄言,你大言不慚,若是做不到了,就是欺君之罪,你可知後果?」
「師傅不用擔心,汝循神鋒銛鍔,自有年輕銳氣,朕也不是刻薄寡恩之人。」
皇帝語氣柔和對梁汝循道:「你只管說,朕不會追究你欺君之罪的,戰事兇險,在座諸位,誰也不敢說統兵就能百戰不勝,何況汝循還是個文官。」
梁興奴這才鬆了口氣,「聖上寬仁,汝循,繼續吧!」
吳慶丁問道:「左右兩隔,三面張網,南北梳理,這是何意?」
梁汝循娓娓道來,「左右兩割,就是通過元水,將大樂野和元右平原隔離,先徹底肅清元左。至於三面結網,就在於剿匪是為了救人,不是殺人!古之聖人,捕捉鳥獸,也要留下一面,不會趕盡殺絕。若是四面結網,這些浪蕩軍必然拚命,這網不管多結實,都會被衝破,莫不如留條生路,好熄了他們必死之心。」
眾人紛紛點頭,公道安也明白了,拍手笑道:「好主意,汝循,先東西分割,再南北梳理吧,是不是打算從南往北的驅趕,將賊軍驅趕到北方廣野澤?」
「中丞聰明識達,思謀深遠!」
梁汝循敬佩的回道,「聖上,浪蕩軍中,王賊猛勇,有膽略,御眾嚴,號令一,故而雄於諸寇,隱隱為眾賊首領,若能從這裏入手,或許能分裂賊軍,離間眾部,微臣想為使者,前去安撫匪軍,勸降王部。」
皇帝看了眼梁興奴,見他點頭同意,對公師都言道:「中帥,此事你和梁相背後策應,若是汝循的鏡花水月畫了出來,可頂上十萬兵馬啊!」
凝思片刻後,下定決心,「汝循,朕封你為安撫使,假節行事,可節制郡守。」
巨野縣衙的政堂中,眾多浪蕩軍首領亂鬨哄的吵作一團。
張士達傲慢的問道:「我說安撫使,這是你的意思,還是皇帝的意思啊!」
梁汝循微笑,拱手言道:「自然是我的意思,聖上的意思要等待旨意啊!不過,聖上既讓我擔任安撫使,我的話,皇帝也會多加考慮的!」
白冰婆伸出兩個手指,氣惱道:「安撫使莫不是和我等開玩笑,我們七十二家營盤,三四十萬人馬,少說也要給十萬經制軍名額,為何就給二萬?」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