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民俗研究人員,前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聚落進行田野作業,融入當地,獲取一手資料。
即便是突如其來的穿越,自己出現在造夢考核戰的時候,她也極為冷靜地解決了當前的困境。
快速解決突發情況,這是洛昭作為一名民俗研究者的基本能力。
作為華夏大學的民俗研究生,洛昭從本科就開始跟隨導師田野調查,走過萬水千山,跨越大洲大洋,研究不同民族,不同國家所傳承的民間生活文化。
從前是跟隨導師一起,跟着同學們大部隊一起,到後來自己成為了獨當一面的學姐,帶着又一批學弟學妹們下田野。
穿越之前,洛昭的田野調查已經接近尾聲,正在整理自己的田野筆記準備論文,雖然遠在學校千里之外,她還肩負着導師張星火項目組的課題工作,華夏大學民俗研究院的民俗文化傳承「薪火」計劃。
洛昭的筆記本上,還有很多待辦事項沒有辦。
她那個倒霉導師丟下了非遺研究的任務,不知道又跑哪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搞調查,組裡一群新入門的蘿卜頭師弟師妹等着她這個二師姐帶。
師門裡,還有重度網癮患者,每天泡在電腦上,搞相當新潮的當代網絡民俗研究的大師兄,也不知道這段時間宅了多久,還成不成人樣了。
隔壁課題組的師妹還要找她幫忙拉關係,進入某個宮觀深入田野作業。
從穿越的那一刻起,洛昭就做好了適應當下這個星際社會的準備。
民俗研究者們進行田野作業,深入當地,共同生活,是取得第一手資料的好機會。
人類學家摩爾根深入易洛魁人被氏族收養為成員,巴利為研究多瓦悠蘭融入非洲當地,就連洛昭的導師張星火,當初消失了三年,據說他跑到神農架里當野人去了。
當然,每次提到野人,導師張星火都矢口否認,學生們懂的都懂。
在外田野作業,進入深山老林,窮鄉僻壤,甚至是沒有開化的地帶,條件雖苦,但為了研究,一切都是值得的。
為了融入研究對象的當地,不得不拋棄許多自幼從小接受的教育與教養,進入另一種社會形態。
甚至是因為藥品不足,疾病肆虐,染上了瘧疾,種種疾病。
在野外呆個一年半載的,習慣了當地社會,用大喊大叫,能動手絕不吵吵的方式溝通,奇怪的當地習俗,生病了巫葯結合,用各種不正規手段來解決問題,當整個人的腦子裡塞滿這一切,研究結束離開,重返文明社會之時,兩套完全不同的行事準則,恍惚間彷彿穿越一場。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