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處心積慮十六年,方知是水滸》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沈飛和一眾血色先鋒團少年哪裡肯聽那喊話,手起刀落,地上再無活人。
遠處馳過來十幾騎,到近前紛紛滾落下馬,其中一名黑臉長須中年人帶頭參拜道:「屬下知西寧州高永歲參見齊王殿下。」
其他人亦紛紛報上官號,只見其中一個面色悲愴,報完官號後,眼望一旁屍身,道:「王爺,屬下斗膽,敢問小兒究竟犯了哪條罪,要在此地處決?」
趙檉看他:「尤泰?」
這人憂怨道:「王爺,正是下官,不知小兒哪裡衝撞了王爺,就算小兒在這馬場養了些羊,可馬場荒廢多年,這總不是大的罪過……」
「總不是大的罪過?」趙檉看了眼火堆里的木柵欄,深吸口氣。
前邊高永歲趁這機會偷偷拉了一下尤泰衣角,尤泰不理又道:「王爺,屬下……」
趙檉目光重新落到他身上,一字一頓道:「西寧州觀察使尤泰,縱子破壞隴右養馬軍事,燃燒馬場工欄,藐視朝廷,通敵有嫌,拿下!」
血色少年團「呼啦」一聲圍上前,直接將尤泰捆綁起來,尤泰剛要呼喊,便被沈飛將一塊破布塞進口中。
一旁高永順張了張嘴,終是在心內嘆口氣,他早就對尤泰說過此事,莫要佔馬場,哪怕那馬場倒了塌了,大雨沖沒了,頂多是個維護不力,但侵佔了,那於名義上可就完全不同。
何況……高永順看了眼那已經快要燒成灰炭的牧場柵欄,心中罵了句真是瘋了,便再也不瞧尤泰。
宣撫使乃戰時或戰後臨職,初為巡視,存問,後演變為一路或數路軍事統帥,基本都由東西府執政大臣擔任,副相擔任時居多,有臨斷生殺大權,高永順自是沒話可說,何況這件事本就是尤家自己找死。
趙檉看了他眼道:「高知州,回城吧,本王亦待見識一下這青唐古城。」
高永歲禮道:「尊王命。」
青唐城,唐稱鄯城,安史之亂後,被吐蕃控制,改名青唐城,大宋熙河開邊,奪回青唐,改名鄯州,後再改西寧州。
南北朝時,後世稱為絲綢之路的河西走廊通道,被先後出現的前涼、後涼、北涼、西涼等地方割據勢力所隔阻,導致商旅無法通過。
此時河湟一帶的吐谷渾對商旅拉攏保護,之後東西方的客商來往便改走羌中道,這條通道亦被後世稱作青海道,絲綢南路。
青唐,佔據地處此路,領了東南西北要衝,是商旅往來的必經之地,是商品互易,買賣交流集散地,唐末五代曾經一度沒落。
後來,西夏國興起,來往商隊為避免戰亂及重稅,再次改走羌中道,青唐城也因此成為絲綢南路的重鎮,再度繁榮起來。
一路西北行,直至立馬西寧州城前,趙檉看着這座高原上的明珠,城枕湟水之南,扼據羌中要道,廣二十幾里,開八座大門,中有隔城,以門通之,為東西二城,西為王城,東為商城。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紫色之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