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節,大人們不必當差,孩子們也不用讀書。
吃過早飯,一家之主陳廷鑒離開後,三郎跑到陳敬宗面前,大眼睛亮晶晶地望着他:「四叔,我想去北邊的小溪里挖泥鰍。」
三郎四歲,正是頑皮的年紀,去年爹娘服喪都在家裡,他還乖一些,今年爹娘跑去外面當差了,祖父不教書的時候喜歡待在書房,三郎便常常溜出去。他發現鎮上的孩子們喜歡去北面的小溪玩耍,或是撈魚或是挖泥鰍,還有抓到小河蟹的,三郎特別羨慕。
陳敬宗看眼陳孝宗,問:「想挖泥鰍,怎麼不去找你爹?」
三郎不假思索:「爹爹說四叔最厲害了!」
小孩子的信任與仰慕是真的,陳孝宗的滑頭也不假。
華陽就坐在陳敬宗身邊,餘光掃過陳孝宗的衣擺,心裏十分清楚,陳孝宗要麼是顧及體面不想陪孩子去玩,要麼就是擔心被公爹知道後挨訓,可他又是個疼孩子的父親,不忍叫孩子失望,乾脆就把兒子推給陳敬宗,反正陳敬宗平時就不怎麼講究禮法,更不怕挨公爹的訓斥。
風度翩翩的探花郎,看似正人君子,可君子也有些無傷大雅的小算計。
包括去年陳孝宗想白從陳敬宗這裏拿野味兒……
華陽依然欣賞陳孝宗的俊美與風度翩翩,可她再也不會像上輩子那樣,把狀元郎、探花郎看成美玉,再把陳敬宗看成兩枚玉旁邊的一團泥巴。
華陽還沒懂他的意思,三郎眨眨眼睛,挪到華陽面前,討好地道:「四嬸,你答應讓四叔帶我去抓泥鰍,好不好?」
華陽這才明白,陳敬宗竟然是怕她不高興。
但他明知道親哥哥的小算計卻沒有直接拒絕侄子,說明他自己是願意的,是個好四叔。
她一點頭,不遠處偷偷觀察這邊進展的婉宜、大郎、二郎眼睛都亮了!
二郎最先湊過來,婉宜也跑了過來,只有大郎,不安地看向威嚴僅次於祖父的親爹,陳伯宗。
陳伯宗少時便不喜去河裡摸魚抓蝦,長大了自然希望兒女都學他的處處守禮。
然而公主都同意了,此時他若反對,可能會損了公主的顏面。
俞秀有些不放心:「我跟過去看着。」
華陽也想去溪邊透透氣,兩輩子都住過陳家這座主宅,可她並沒有仔細欣賞過周邊的風光,唯一一次在外面長時間逗留,還是發洪水避災的時候,那樣的處境,又哪裡有心情賞景。
朝雲回四宜堂拿面紗,還拿了一把青綢傘。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