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幹了好些天的飯,一干就干到了過年。
這邊是少數民族聚居地,興過趕年。
年三十那天從凌晨開始,村子裏前前後後地就開始忙碌起來,看哪家的年夜飯先開吃。不,不是年夜飯,是年早飯。年夜飯吃過之後,就不能去別家串門,如果當天家裡有其他人進屋的話,會被當成是不吉利。
這是往年留下來的習俗,那些年農戶們日子都過得苦,家裡好不容易存點肉,就指望着這一天能飽餐一頓了。
有些地主不想成為這個晦氣,可也都知道農戶們只有在這一天才會把好的東西拿出來,所以會趁着農戶們吃年早飯之前去家裡討債,所以吃年早飯的時間就越來越早了。
現在日子過得好了,沒有上門討債的地主了,但是這個習俗卻一直留了下來。
這一天就別想睡個好覺了,十二大碗一上齊,就要點鞭炮了。一為驅趕年獸,二為請祖宗。屋前屋後一串接着一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地響着,若是真有年獸,估計也不願意過來了。
請祖先時得先盛好三碗米飯,上面擱三雙筷子,再倒三杯酒,搬三把椅子,由一家之主客客氣氣地請祖宗們先過來吃。若是沒有這個環節,那不好意思,這一年可能就沒有祖宗保佑了。
以往都是楊秋芝去點的,她害怕鞭炮,每次都先點燃一張紙,再隔得遠遠的把紙往鞭炮引線那邊一扔,也能引燃。
這是文小滿重生過後第一次一家子一起過年。
文小滿想哭,應該是沒有睡好,又被鞭炮的煙熏的緣故吧。
文從勝吆喝着請祖宗們先過來「吃飯」,每個人都知道是假的,但是每個人都無比虔誠。
祖先們「吃」米飯就不能再吃了,一般是拿去餵雞。
南方的屋裡沒有地暖,一大早的又很冷,楊秋芝燒了一個煤球爐子放在桌子底下,雖然也並沒有多暖和,但是聊勝於無,比生扛着要好一些。
十二大碗每一碗都有講究。十二碗就是代表「月月都有」,炖魚代表「年年有餘」,豬頭和豬尾代表「有頭有尾」,雞爪代表「撈錢爪」,白菜是「恭喜發財」……
一大早上的吃不下這些油膩的大魚大肉,但是每道菜都得嘗一筷子。
吃過早飯之後就自由了,可以睡覺,可以看電視,但是不能看書,因為書代表「輸」,也不能去別人家裡玩。
一家子補了個回籠覺,又把早上的炖菜挑了一兩樣炖着吃了,就圍在火爐邊打起了撲克。
玩玩鬧鬧好一陣,到了下午四五點,就要去給埋着的祖先們「送亮」了。
先燒紙錢,再燒香,然後點一根專門的蠟燭,讓他們這一晚上也能亮亮堂堂地過年。晚輩們都要跪着磕三個頭,以祈求來年祖宗的保佑。
最後走的時候把鞭炮點燃,「知會」祖宗們一聲。
上一世,文小滿在文從勝的墳前做了很多年這樣的事情。
現在看着文從勝同志就在自己的旁邊,給其他的逝去的親人做同樣的事情,文小滿有些恍惚。
在煙霧繚繞中站立着,耳邊的鞭炮聲越來越遠,好像自己游離在這個世界之外,沒有一點真實感。
文慧敏見妹妹在發獃,摸摸她的頭,「怎麼了?沒睡好啊?」
溫暖的觸感讓文小滿收回神遊天外的思緒。
現在這些也是真實的。
那就好好珍惜這另外一種真實吧。
晚上就是和全國人民一起守歲了,那時候的春晚還是很好看的,文從勝看得津津有味,母女三個在旁邊小雞啄米一樣點着頭打盹兒,打算初一看重播去。
好不容易熬到了跨年倒計時,「噼里啪啦」的鞭炮又響起了,文從勝同志捨不得買煙花,但是鞭炮買了一串長的。
放完鞭炮,文從勝和楊秋芝分別給了姐妹倆一人一個紅包。裏面都是塞的十塊錢,看來兩口子是商量好了的。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重生之首席翻譯官》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