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現象,咱還真不知道。」
朱元璋不好意思的道。以前劉伯溫,李善長給咱講歷史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講過這個。
就連司馬遷,司馬光,都沒有在他們的著作中,認真分析過這種現象。
「為什麼?」
朱元璋虛心向秦宇請教。
「因為他們都是封建貴族安插進朝堂的,他們都是封建貴族的子侄。」
秦宇道,「兒子長大了,他們自然會千方百計為其謀一個好差事。」
「侄兒成年該出來做事了,看在至親的面子上,他們也不能什麼都不管是不?」
「不錯!」
朱元璋凝神道,「這些人大多數不學無術——要是有能力的話,自己就上來了。他們到了位置上就尸位素餐,不勞而獲。」
「其實這種事情很多,幾歲的小孩就當官,死去的人佔著位置吃空餉。」
「這樣的人要打壓下去,因為他們都是貴族勢力。一旦這樣的人多了,那股勢力會越來越龐大,越來越來處理。」
秦宇說道。
「封建貴族是他們的根,如果挖掉他們的根,把一個冒頭的砍了,另外一個頭,又會從另外一個地方冒出來。」
「這樣不勞而獲的人多了,最底層根基受到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正是如此!」
朱元璋道,「那麼該如何整治呢?」
「削弱貴族的各種權力唄,然他們沒能力安排自己的親戚。」
秦宇道,「讓那些縣令,知府,布政使司的權力,比百姓大不了多少,」
「百姓就幸福了。」
「這樣做,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減輕根基的壓力。」
「他們的權力被極大削弱,還有人願意入仕嗎?」
朱元璋問道。
「你還擔心沒人願意當縣令,知府?」
秦宇笑了,「說實話,就算不給他們任何俸祿,不給任何私權都有無數人搶着當好嗎。」
「不錯!」
朱元璋聞言,連連點頭。
咱就不給你們特權,不給你們高的俸祿,伱不願意當就下去,自然有人搶着要位置。
講完金字塔結構,秦宇直接將其推到。
又用泥巴捏了一個蛋。
「這是橄欖……蛋形社會結構。」
秦宇道,「在這種結構中,最頂層和底層的人佔少數,中間收入的占絕大多數。」
「在蛋形結構中,底層人佔少數,王朝能站得穩嗎?」
朱元璋詫異的問道。
「這種結構只適合在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能實現。」
秦宇道,「到了那個時候,只需要少數人種田種地,就能養活全社會的人。」
「所以中間的中產,包括手工業者和農民,最底層就是那些流浪漢,懶漢等等。」
「少數人種田種地就能養活大多數人!?」
朱元璋聞言震驚,這樣的事情,在古時候是不可想像的。因為在古代,
占人口百分之七八十的農民種地,都養不活大家。
糧食產量太低,生產力高度落後。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來》《又逢君》《趨吉避凶,從天師府開始》【人氣小說網】《邪神竟是我自己》《我的師妹不可能是傻白甜》《什麼年代了,還在傳統制卡》《從1979開始的文藝時代》《普羅之主》《天命在我》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