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外,喧嘩聲不斷,隨着看榜家丁們離去,這裏的人氣不減反增,越來越多的人湧向文院所在。
在這其中,最為顯眼的無疑是一些穿着華貴之人,他們都是郡都中有頭有臉之人,哪怕是在大戶望族中,也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他們聚集在此,為的就是等待才氣洗禮。
每年秀考放榜之日,新晉秀才們都要在聖廟前,接受才氣洗禮。
秀才境,雖然只是文人踏入儒道的第一步,但是卻至關重要。
因為他們需要藉助聖廟之力,來凝聚文宮。
文宮,乃是文人凝聚才氣的根源。甚至可以說,文宮的強弱,直接關乎到文人的實力。
若是在聖廟洗禮中,有人凝聚出強大的文宮,則會引發一些異象。
這就是各大勢力最為在乎的,他們前來觀望才氣洗禮,為的就是觀察從其中脫穎而出之人。
若是見到有人能引動異象,他們必將會竭盡全力去爭取。
畢竟,每一位能引動異象之人,日後幾乎都能成為聲名赫赫的一方巨擘,這些大勢力們自然願意付出不菲的代價來與之交好。
不過,礙於文院的規矩,沒有受到邀請者,不得踏入秀考文院半步,所以,哪怕是這些郡都的大人物,也只能耐着性子,在外面等候結果。
所幸,這裏是秀考文院,有聖廟之力籠罩,與其他地方相比起來,這裏的氣溫溫和,不會讓人感到燥熱。
與此同時,在秀考文院中,幾十道身影凌立其中。
「今年通過秀考之人倒也不少,竟然足足有四十餘人。」
李陌庭感慨道,目光不時的望向聖廟方向,眼中有着一抹難掩的喜色。
這已經是他第六次來郡都參加秀考了,若是再考不上,他就要超過參加秀考的年紀了,所幸,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總算如願以償。
徐小岳默默的點了點頭,數百個童生參加秀考,最後通過之人,卻僅僅只有四十餘位。
而且,在這其中,流雲郡都各大戶家培養之人幾乎要佔了一半之多,也就是說,像魏沙縣這種小地方,一年都未必能出現一位秀才!
這還是在帝後的大力推崇下,讀書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儒道昌盛。
當然,也正是因為考取秀才的難度極大,擁有文位之人,身份尊貴,即便沒有官職,也會受到了朝廷的特殊對待,並且每年都能享有文院提供的資源。
這也是為何,那些老秀才們,哪怕不開私塾,整日苦讀,只要生活不是太過奢靡,幾乎都不用擔心生計的問題。
「徐三甲,我是魏雲縣,周家的周凌,早就聽聞了徐兄大名,只是苦於沒有機會結識……」
在徐小岳兩人閑聊之際,一道聲音突然響起,旋即便見得一個穿着華貴的青年走來,作揖道。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