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間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太祖朱元璋搞出來的這個衞所制度,初衷很好。
無事的時候,軍士就自己種地、自給自足,同時進行必要的軍事操練,也是說寓兵於農、守屯結合。
這樣一來,國家財政無需負擔龐大的日常軍費,所以朱元璋才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有事的時候,衞所的官兵又可以被調動和組織起來,負起保家衞國的責任。
看起來很美!
現在才是永樂七年,像金山衞這樣的遠離北方邊境的衞所,已經有了衰落的端倪。
袁壽眉頭微鎖,抬手指着空曠的營區抱怨。
「高兄,你看看,空蕩蕩的。難得今早拉出去一幫兵士跑一跑,回來就散了,都回家伺弄田地去了。唉......」
「也不能怪他們,兵餉老是拖着,家裡的田地再荒了,誰給他們飯吃?」閻紅玉無奈地接了一句。
其實拖欠兵餉,兵士吃不飽飯,軍戶主要精力放在了屯田上以應付艱難的生活開支,根本無心操練,屬於普遍現象。
金山衞設有七個千戶所,按照正德年間《金山衞志》的記載,金山衞的兵力編製是13357名。
但事實上,衞城建立之初的總兵力大概只有5000名,照理說應該增兵才是。
明廷確實對金山等地實行過4丁以上者征1人,以補充衞所兵力的政策,還陸續抽調福建的福興、漳州、泉州府的男丁補充過來。
就這樣,到正德年間,金山衞的總兵力也才7981名。
雖然沒有用足編製,但總兵力近8000名,似乎也不少了吧。扯淡!
就在袁壽、閻紅玉和高希喝酒的當下,金山衞的實際總兵力也就是5000來人。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