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分到兩塊壓縮餅乾,水就沒辦法了,只能一戶一瓶,自己拿回家分吧。
再將不在場的兩戶人家的份額拿出來,還剩下兩塊餅乾。
「他們兩家不在,那我們十二戶在場的人家平分嘛!拿乾淨的刀來,正好能均分,一戶分一小塊!」
這個提議再次獲得所有人同意,喬青青回家拿乾淨的刀出來給他們切。
分好後,大家陸續散去,唯有一人一直沒有走。
「要不老劉家的那一份給我收着吧,等他們回來我再給他們?」那人說話的時候就伸手去拿,被邵盛安攔住了。
「不用,等他們回來我會給他們的,大家剛才都做了見證,東西就在我這,以後他們兩家拿不到東西,你們都能作證,去社區那邊舉報我告發我。」
「哦,那不要就算了。」
目送所有人下樓,邵盛安夢回金源小區,分東西就是麻煩!算計來算計去,勾心鬥角的。
將箱子搬回家後,大家都覺得分一回物資太累人了,可這東西落在頂樓,他們又不能不負責,不然的話生出事端來,他們還是躲不過,不如將主動權掌握在手裡。這是邵盛安當初從妻子身上學來的,他看向喬青青,夫妻倆相視一笑。
有了物資,居家避災的居民心裏更加有底了。
基地許多地方都停工了,只有工廠加班加點,從未停止工作。
農科所的研究院從濃霧開始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現在又接到上級下達的命令,希望能夠擴產增量,壓力真的太大了。
研究所同樣背負着極大的壓力,酸雨腐蝕一切,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日後大家怎麼出門怎麼工作?難道基地的倖存者一輩子都靠投放物資而活嗎?投放物資只能是短期應急舉措。
事實上,從開始建設倖存者基地開始,救援物資就大幅削減了,當時工地上提供了海量崗位,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賺取物資。後來,羅市長頂住壓力,給棚戶區的倖存者不定期提供物資,如果不是濃霧來了,那一項也早就被喊停。基地恢復生產這兩年多來,一方面生產的東西要投入使用,只有少部分被攢起來做戰備物資,如果要提供全基地,根本撐不住一年。
在水災剛開始時,國內各地糧倉都被緊急轉移了,葉山就是轉移點之一,山上攢了大量物資,這才得以支援四方,但這幾年來有出無進,早就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想起預言信里的永夜和大地震,領導人們真是愁得頭禿!
在研究所努力研究抵抗酸雨的材料時,官方出面收購了好幾家工廠,抓緊時間改良生產鏈,轉而生產戰備物資,招工公告也隨着廣播傳告四方。20棟這邊的廣播被邵盛安修好了,他在廣播上裝了好幾層木頭架子,希望能夠儘力擋住酸雨,讓廣播的壽命能更長一點。
「這個時候還招工啊?」邵父撓頭,「不是說不讓人出門嗎?」
「是不讓出門,不過進入工廠上班也算是不出門的另一種形式吧。」邵盛安有些心動,進入工廠包吃包住,還有工資,官方重視安全性也高,不去太可惜了。
他看向他爸,從他爸的眼神看出來,父子倆想到一起去了。
「你們想去啊?可廣播里也沒說什麼工廠啊,我們能幹成嗎?」邵母有些猶豫。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