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魏》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將軍身荷三軍之重,豈可好勇鬥狠,爭勝於兩軍陣前?」
董厥一直與句安、霍戈等將待在前線,包圍夏侯霸,視察諸營士氣,一回到中軍,就聽說姜維孟浪之舉,頗為不滿。
此戰雖以姜維為主將,但董厥的地位並不低。
自諸葛武侯開府以來,歷任丞相令史、丞相主簿、尚書僕射,每有參贊,均合時宜,被武侯稱為「良士」。
此番蜀軍三路北伐,若無董厥在其中斡旋,姜維斷難成事。
姜維笑道:「一時見獵心喜,前去會一會魏賊人物,龔襲勿怪,我素知羌人秉性,身畔有六百虎騎,兩廂各有埋伏,羌人能奈我何?只可惜我多番激將挑釁,他卻無動於衷。」
「哦?莫非他窺破伯約之謀?」
「與此人對語,頗有幾分志氣,伏兵誘敵之計不難猜破。」
「如此看來羌人偃旗息鼓也是因為他了?我們從去年開始就策劃羌人起事,趁駱谷之敗,橫掃隴右,如今看來徒耗心力。」
「迷當膽小如鼠,見魏賊破高句麗,不敢舉兵。」姜維也有些惱怒。
董厥幽幽一嘆,言有所指,「「當日駱谷戰敗,魏賊威嚴掃地,雍涼諸夷蠢蠢欲動,誰曾想毌丘儉以區區萬餘兵力,短短數月大破高句麗,橫掃遼東,鮮卑破膽,匈奴雌伏,迷當亦不敢妄動,由此看來,魏賊命數未盡。」
姜維知道他是在暗勸退兵,沉眉不語。
董厥繼續道:「大將軍軍令今日已經送達,令北進三軍悉數退還。」
姜維眉頭一皺,「何以如此倉促?」
「自去年起,大司馬病情轉重,侍中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成都風雲變幻,我等不可久在外地。」董厥對朝中形勢的嗅覺自然強於姜維。
魏國有世家老臣與新興勛貴爭權。
蜀國也不是風平浪靜。
大司馬蔣琬荊州零陵人,大將軍費禕荊州江夏人,侍中董允荊州南郡人。
就連董厥也是荊州義陽人。
姜維雖是天水人,但與諸葛武侯情同師徒。
也可算作荊襄系。
蜀中早有流言:豫州入蜀,荊楚人貴。
朝中軍政大權,半數掌握在荊襄一系人手中。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