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頹唐大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了眼被自己托在手心的茶盞,至於窯口,已經一目了然。
北宋時期的鈞窯有『官』有『民』。
如果手上如此精美,毫無火點瑕疵的茶盞是民窯的話,那麼擺在耳室東北角那一件件瓷盤、瓷爐、瓷缽、筆洗。
就是將燒窯所需的高嶺土原料配方、燒窯操作手法、窯內溫度控制等等,一併交給民窯,讓它加大力度燒,沒有頂尖的皇家工匠,也燒不出這種程度。
隨手將鈞窯茶盞,塞進防護服的上衣口袋內。
提着手電筒,開始往面前,最上面的那個瓷碗打量起來。
手指用力擒住瓷碗邊緣,將其舉在手上,手臂半抬瓷碗,反覆端視着瓷碗處的開片和胎底。
「明澈如冰、溫潤如玉,妙!」:望着手上的越窯花口青瓷碗,男人嘖嘖稱讚道。
瓷器之美,連他都不得不感慨,宋代的文化藝術造詣,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審美巔峰。
雖然宋朝多居屈辱,但文化和審美方面,一例青瓷的簡約美學,都能吊打狗皮膏藥,牛皮癬的乾隆蓋章狂魔!
至於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這幾大宋朝名窯,更是無以復加。
現在男人已經不用再扒開下面,從之前抽出鈞窯茶盞的縫隙中,窺得其它瓷器。
對於眼前如此巨量的瓷器,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托着青瓷碗,手電筒對準碗底沿口猛的一划,胎底外圈邊沿處,便被電筒鐵皮划出一小道,細微不顯的刮痕。
如果不仔細看的話,很難找出上面有被人劃過的細紋痕迹。
俯身將手上的瓷碗,放到瓷器堆中,便頭也不回的朝甬道外走去。
「還是大意了」:男人暗自嘆息道。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