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穿越到三國之我是高順》最新章節。
「本初來了......」
隨着議論聲,高順從思索中回過神來。望向廳內之時,卻見一人走入廳中。
卻見那人約莫身長八尺,相貌英俊,氣質威嚴,乃是今日雅集的主辦人,袁紹,袁本初。
袁紹,字本初,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之後,雖是庶出,卻禮賢下士,之前為袁成守孝六年,並且一直周濟貧困的或需要逃避的黨錮之人,被譽為「天下楷模」,儼然成為了黨人領袖。
隨着袁紹袁本初的到來,剛剛十分喧鬧的大廳漸漸安靜起來,所有人都望着袁紹。
高順此時暗暗咋舌,「這就是有名望的好處啊,我什麼時候取得如此的聲望啊......」
袁紹到主席落座後說道,「感謝諸位俊傑光臨豫園,現已年近新年,而前幾日新逢瑞雪,這豫園梅林景色甚美,故紹邀請雒陽各路俊傑齊聚此地,共賞冬梅。諸位皆為飽學之士,今日大家何不以詩賦會友,共賀新年......」
廳內眾人聽聞以詩賦會友,自然都是來了興趣。若是有一首詩在這雅集上脫穎而出,此人必然會在雒陽士子圈內博得不小的名聲。
包括鄭玄門下幾人也都是躍躍欲試,只有高順此時卻是愁眉苦臉。
寫什麼詩嘛,這不是坑我嗎?後世的唐詩宋詞我倒是背了不少,其中確實有不少寫冬景和詠梅的詩詞,但是現在是漢代啊,唐詩宋詞根本就用不了啊......
所謂漢代和唐宋詩賦最大的不同是什麼?是聲韻啊。
從漢末到兩晉,到南北朝,到隋唐,再到宋,因為直接橫跨了四五百年,聲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唐宋詩詞的聲韻完全不符合現在,誇張點說,如果一個唐朝人來到漢朝,可能他跟別人說話,別人都聽不懂,更別提念詩了……
雖然高順繼承原來身體的全部記憶和能力,而且高順也拜了大儒鄭玄為師,但是高順真的沒學寫詩......
於是高順開始了記憶搜索模式,開始檢索腦中關於建安七子和三曹以及後來兩晉南北朝的詩詞......
就在高順檢索的同時,廳內已有人開始吟誦了。
「亭亭園中梅,萍萍雲中雪。雪衣毗身近,畫梅一點冬!」
「好一個畫梅一點冬!好詩好詩......」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