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滸成了王倫之我能刷取聲望》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感受到體內修為暴漲,林沖百分之十的修為就讓他足足升了一個大境界,三個小境界,心裏不禁暗自驚嘆七品脫胎境竟然恐怖如斯。同時也對腦海里那些耳熟能詳的英雄好漢充滿了期待,要是魯智深,武松,盧俊義這些大佬的聲望都刷取到崇敬以上,那不是直接起飛了?
王倫一邊樂滋滋的想着,一邊親切的拉着林沖的手,來到了梁山泊寨子里的聚義廳。原著中,本來是晁蓋上山為王后取得聚義廳,被王倫提前改了名字。至於為什麼不叫忠義堂,那是因為王倫不想走宋江的老路,讓梁山好漢落得無比凄慘的下場。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林沖走到聚義廳大門外,神情肅穆的看着「聚義廳」下方的左右對聯,情不自禁的念出聲來。
「好詩,好氣魄!敢問頭領這詩是何人所做?」
光是念完這兩句,林沖只覺得全身氣血翻湧,豪氣萬千,不由得看向王倫問道。
王倫還沒說話,一旁的杜遷就搶着笑道:「教頭,這詩句是我王倫哥哥所寫,我也覺得豪氣干雲,酣暢淋漓,恨不得上了戰場殺了北方那些蠻子呢。」
王倫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是宋徽宗重和元年,從小王倫對歷史就比較感興趣,如果他沒記錯的話,用後世的紀年法,這一年是公元1118元。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119年,宋徽宗將改年號為宣和。金國建國時間為公元1115年,算起來,現在的宋徽宗正暗中派使者跟金國密謀一起伐遼。七年後,也就是公元1125年,金國與北宋聯手滅遼;而短短的兩年後,靖康之恥就發生了。
這一段歷史是王倫一直耿耿於懷的歷史之一,所以心裏面記得特別清楚。
現在這個階段,遼國跟金國與北宋並沒有大規模的衝突,北宋的統計階級包括宋徽宗在內,絲毫沒有察覺到北宋即將面臨王國的危險。而這兩句詩,也是王倫最喜歡的古詩之一---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滿江紅裏面的兩句。每次讀這首詩都讓王倫感覺到熱血沸騰。
「讀了頭領這兩句詩,林沖很是慚愧!昨晚林沖酒性上頭,說什麼威鎮泰山東,跟頭領的豪情壯志比起來,甚是可笑。」
林沖說的是實話,他雖然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超群,但是北宋上百年再沒大的戰事,加上建國以來一直是重文抑武,導致軍隊良莠不齊,軍心渙散,可以說毫無戰鬥力可言。
他林沖雖然自詡英雄,想的自始至終都是小富即安,能夠陪着妻女,安穩度日就心滿意足了,只可惜,這麼簡單的願望都沒能達成,反而落到了如今的地步,不由得心裏百感交集。
「林教頭太過謙了,江湖上誰人不知豹子頭林沖武藝超群,忠義無雙,乃是當世豪傑!只不過時運不濟罷了。不過古語有云,禍兮福之所倚,今日來到梁山泊未嘗就不能創建不世之功業!」
王倫拉着林沖把他按在聚義廳的首座,立刻就拜倒在地,大聲說道:「蒼天有眼,我王倫乃是一介落第秀才,志大才疏,空有報國大志卻無從施展,浪費了八百里水泊這一絕佳之地。好在今日林教頭上的山來,就請教頭坐這梁山第一把交椅。」
這是後來宋江慣用的手段,只要有人上山,但凡是有點名望跟武藝的納頭就拜,二話不說就要別人坐這個梁山之主,雖然心裏明明知道強龍不壓地頭蛇,沒有人會坐,也沒有人敢坐,哪怕是大名府的玉麒麟盧俊義,當時確實是動了那個心思,但是也強忍住了內心的衝動。
也就是這樣,所以宋江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使這些手段。想林沖武松魯智深這些好漢,武功雖然高強,卻講得是一個兄弟情義,也沒什麼政治頭腦,哪裡看得懂宋江的這些彎彎繞繞,於是一個個感動得稀里糊塗的。
這時候的朱貴,杜遷跟宋萬也不知道王倫葫蘆里賣的什麼葯,一言不合就要讓出山寨之主,只以為是王倫心胸廣闊,主動讓賢,心裏也不由得感動萬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我這萬惡的謫仙之姿》《賽博朋克:2075》《聖拳!》《皇長孫的團寵日常》《年代:我有一扇兩界門》《從行星總督開始》《少女的野犬》《石破天穿越令狐沖》《潑刀行》【奇熱小說網】
燕洵柿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