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騮山記事》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其實老趙說的不錯,這個石砌的錐形封土堆就像一個縮小版的金字塔。「金字塔」南面有兩層四根石柱,石柱所在方位便是神道。根據在《後漢書·中山簡王劉焉傳》中的李賢對於諸侯王墓葬的一段批註:「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謂之神道。」便可以確定。我曾有意了解過,神道石柱又稱碣或者華表,據史籍記載,自上古就有木製神道柱,秦漢時期逐漸使用石柱,而且石柱頂端開始出現人和動物的造型,自漢代起神柱、石碑的裝飾紋樣不斷融入外來文化元素,如柱首的傘蓋狀式樣和蓮花紋等來自於佛教,柱子帶棱的造型可能源自於希臘,而很多神怪動物形象也可能來自於健陀羅雕塑藝術,到如今神道石柱的意義已經發生改變,華表成為了中國文化標誌和精神圖騰。
高鐵停穩了,乘務員打開車門,我和趙雪隨着人流下了車,站在一個小花壇旁邊抽着煙,我看見別的車廂也有幾個人出來抽煙。剛剛給趙雪點煙的時候,我發現她並不會吸煙,抽了一口就咳嗽起來。我看她裝的也挺辛苦,自顧自抽了兩口就推她回了車廂,答應她回到座位接着講。
江海平復了一下激動的心情,過了片刻才說:「由秦漢至唐宋,政府一直愛惜耕地,不允許諸侯的墓葬佔用耕地,而是流行開山為墓,但是這種規格的墓葬,如果葬着諸侯,一定是個『違章建築』。古代僭越是大罪,鬧不好要殺頭滅族的。」
他指着眼前的這個「金字塔」繼續感慨:「古人能在地下岩洞里造出這樣的墓葬真是太偉大了!」
老趙壓不住好奇,問江海:「為什麼修成金字塔狀的呢?」
江海回答:「金字塔,確實像金字塔,古代中國、埃及和瑪雅都有四面錐形建築,中國和埃及用作墓葬,瑪雅用作神廟,都跟靈魂或祭祀有關,至今不知這三種文明各自所創造金字塔有何種聯繫。」他朝我們揮了揮手,讓我們跟上他,朝着封石堆邊走邊說:「我認為這種古代封土堆跟陰陽風水有關,這種形狀正放至陽,倒置至陰,所以地宮是個倒錐形。所謂孤陰不生,孤陽不長,正放的錐形吸收了周圍的陽氣成為至陽,相反倒置的錐形則吸收了所有的陰氣。這種隔絕陰陽的安排讓陰陽氣息不能流動,一者可保死者安息,二者可保屍體不腐。」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靜廬主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