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開局來個反賊系統》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劉太守,此次我來乃是奉我家吳侯之命,來贈珍寶財貨。我主素聞劉太守威名,近日我主得封揚州牧,朝廷詔令我主討伐袁耀。
然而以我江東之兵去討袁耀,必要途徑貴地,我主雖無侵犯貴之意,然恐兵卒難以管束,萬一產生摩擦,再起刀兵,對於我兩家也殊為不妙。
素聞太守也是奉忠克己,忠君體國之臣。袁耀小兒不知天命,竟敢犯上作亂,僭越稱號,定步其父之後塵。以吳侯意,欲與太守結盟,令太守引廬江之兵為朝廷討逆,我主可為太守鎮守南方,定不讓山越,豪帥進犯江北。不知太守之意如何?」
呂范過了長江便直奔皖城而去,皖城便是廬江郡治所。昔年廬江乃是袁術遣孫策攻下,當初袁術許孫策若破廬江便讓孫策為廬江太守,然而後來孫策攻破廬江,袁術卻出爾反爾,將劉勛封為廬江太守。
劉勛在此經營多年,再加上深處袁術勢力的腹地,雖然袁術連戰連敗,但廬江卻並無多少戰火,故此廬江在東南之地,頗為富庶。
後來袁術兵敗,袁軍的殘兵敗將散落江淮各地,劉勛趁機收攏了不少袁術的兵將,實力在東南也頗為雄厚,漸漸脫離了袁術的控制,自成一方勢力。
若是袁耀沒有穿越,按照原本的歷史線,劉勛會半路截擊準備投靠孫策的袁術的殘兵敗將,袁耀等人也就到了廬江。後來劉勛被孫策討滅,袁耀等人又隨着廬江被孫策攻破,轉而流落江東。
不過現在袁耀穿越過來,倒是稍微改變了一下歷史,袁耀並沒有去投奔孫策,也沒有被劉勛截擊,反倒在九江郡又玩起來了。
再加上汝南又沒有人管理,在袁耀討平了一些內部的流賊之後,雖然跟袁術巔峰勢力相差甚遠,但是放在東南的諸多勢力中,也算一股不小的勢力了。
劉勛心中對於袁耀,自然也如同周瑜說的一樣,早就頗為忌憚,只不過擔心孫策會趁着自己去打袁耀偷襲廬江,所以這才遲遲不敢動兵。
此次孫策派呂范過來示好,劉勛自然欣喜,便道:「呂范先生所言甚好!我早有意為國除賊,報效朝廷,今有天子詔至,定將奉詔討賊。你且回報你家吳侯,我這就調兵遣將,去伐袁耀。」
「太守如此深明大義,有太守這般忠君體國之臣,何愁大漢不興?我這就回稟我家主公。」
呂范見如此輕易就說定了劉勛,自然是大喜。就在呂范以為大功已成之時,突然有一文士閃身而出道:
「太守不可!此乃孫策調虎離山之計也!壽春畢竟乃袁賊偽都,經袁術經營多年,城堅池深,攻難守易,不可旬日破之,到時兵疲於外,而後方空虛。孫策必乘虛而襲我,則後不能獨守。是將進屈於敵,退無所歸。若軍今出,禍將至矣。到時追悔莫及,還望太守三思!」
呂范聽見這一番話,當即驚出一身冷汗來,心中暗道:不想廬江竟也有這般了得之人,竟然一眼識破公瑾之計。
呂范回頭一望,便見一人,此人身長七尺,一身文士打扮,雙目如矩,正緊盯着自己,不由得心中又是一緊。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萌新閑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