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土栽培車間,玉米種植區里,除了留出必要的通道、設備的佔地面積等,剩下約400多平米的面積里,俱都生長滿了密密麻麻的玉米植株。
得益於高科技的生長環境,以及在地球之上就已經培育好的,較為適合低重力環境的種子,生長在這裏的玉米幾乎不會受到病蟲害的困擾。
它們毫無疑問是很健康的。這從那碩大的玉米棒子上就能看出來。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着,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
趙長星看到,種植架培養皿在履帶的帶動之下,自動向着一側開始移動。早已磨刀霍霍的轉盤收割機則將玉米植株從根部直接斬斷。植株被收攏起來運到了另一個地方,用於固定根系的泥土、下方剩餘的營養液等,則直接落到了下方,被收集起來,開始接受進一步的處理。
相關的設備會將已經出現結塊傾向,且內部有大量玉米根系的泥土全部粉碎一遍,令其重新達到鬆軟的效果,相當於翻了一遍地。培養液則會回收利用,重新調整其內部的營養成分配比,為新一輪的種植做準備。
之前被收集起來的玉米植株,則會在收割機的作用之下完成玉米果實的分離作業。玉米粒被分離出來,剩下的植株和玉米芯則會直接粉碎,在經過進一步的處理之後拿去做牲畜們的飼料。
幾十條履帶同時運轉,切割玉米植株的機器不斷轟鳴着,僅僅十幾分鐘時間而已,一切便已經處理完畢。最終呈現在趙長星面前的,是100多公斤黃澄澄的玉米籽,還有重達兩百多公斤,泛着清香的玉米桿碎屑。
其實嚴格來說,如果要充當牲畜飼料的話,這種已經結出了果實,已經「老化」的玉米桿是不太合適的。最合適充當飼料的,是等玉米還未成熟,就直接將玉米桿粉碎掉。但對於現在的趙長星來說,他很顯然沒有這麼財大氣粗。
沒辦法,先委屈一下牲畜們吧,就算飼料不太合適,少長了一些肉,那也沒辦法。
或許等未來玉米的種植面積大了,趙長星會專門種植個幾千上萬平米的青儲玉米,不收玉米籽,專門用來作為飼料用。等到那時候,相信牲畜們會很樂意多長出一些肉的。
玉米桿碎屑被自動運到了垃圾回收處理中心接收下一步的處理,以便作為飼料,約140公斤玉米籽則放在一個大筐里,被運到了倉庫區妥善的儲存了起來。
接下來就該進行新一期的種植了。
初生期的玉米,與收穫期的玉米所需要的環境很顯然是不同的。於是自動溫控設備開始運轉,漸漸調高了玉米種植區內的溫度,並對濕度、光照俱都做出了一些調整。這讓趙長星感覺到了一些燥熱。
在地球之上,種植玉米的時候通常都是夏天。而現在,這裏所模擬的便是夏天的環境。
經受過粉碎和其餘調整之後的基質再度順着履帶出現在了種植架上。營養液也慢慢流了出來,鋪滿了培養皿。自動種植設備從履帶上空劃過,向下方灑出了一粒粒的種子,並順手攪動基質,將它們掩埋了起來。
整個種植過程同樣只花了十幾分鐘的時間。
總計大約半小時而已,玉米種植區便完成了一次新老交替進程。
「再過一星期,小麥就可以收了,再過五天,大豆、水稻也可以收了。唔對了,還有辣椒,今天也可以收了。」
趙長星隨之離開玉米種植區,來到了蔬菜種植區里。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