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米特里.德魯科維奇.馬拉申科,這是林傑現在被周圍人們所熟知和承認的名字。
1916年7月31日,一位擁有這個名字的男嬰於莫斯科郊外的一個小村子裏出生,是一個世代務農的典型蘇聯農民家庭。
在馬拉申科19歲那年,他志願加入蘇聯紅軍,並於同年的1935年考入烏里揚諾夫斯克坦克兵學院。
在那裡,年輕的馬拉申科第一次學會了如何去駕馭一輛坦克以及如何掌握一門坦克炮並令其打得更加精準。
對此,年輕的馬拉申科無疑是在希望之中滿懷着對未來崢嶸歲月的美好憧憬。
在烏里揚諾夫斯克坦克兵學校進修數年並畢業之後,躊躇滿志的馬拉申科不久後就以一名少尉軍官的身份恰好趕上了1939年的蘇聯對波蘭軍事行動,算是真正意義上地經歷了自己人生當中第一場血與火的實戰磨鍊。
在這場歷史短暫的軍事行動當中,指揮着自己那輛T26輕型坦克車組一路高歌猛進的馬拉申科,第一次在好奇中見到了同為「社會主義兄弟」的**德國軍隊。
看着自己的所在部隊長官和那些德軍將領們相談甚歡甚至舉手投足嬉笑間不停稱兄道弟的場景,有礙於自己身份根本插不上嘴甚至連發表意見都不能的馬拉申科卻無形中感覺到似乎那裡不對勁。
今天,兩位社會主義兄弟的聯合進擊瓜分了波蘭。
未來,兩支曾經稱兄道弟的軍隊就可以為了爭奪生存空間和本質上不可調和的意識形態矛盾而反目成仇。
在那場讓177號T34坦克原車長布拉索夫斯基上尉犧牲的戰鬥中,時任副連長的馬拉申科中尉在戰鬥即將開始前的最緊要關頭卻因為機械故障而不得不離開了自己指揮的那輛T34坦克,轉而以裝填手的身份臨時加入了布拉索夫斯基上尉所指揮的177號指揮型T34坦克當中。
再後來發生的事情便是林傑醒來後所見到的一切。
憑藉着馬拉申科中尉早年在烏里揚諾夫斯克坦克兵學校中所積累下的深厚功底,以及在先前入侵波蘭戰爭中所積累的戰爭經驗。
生命受到德軍坦克嚴重威脅的林傑最終用馬拉申科中尉的這副軀體爆發出驚人的戰鬥技巧和作戰效能,以一人之身肩負起車長、炮手、裝填手的三重職責,憑藉着T34坦克那卓越的壓倒性質量優勢將對面那些德軍的三號四號坦克殺了個落花流水片甲不留,一舉拿下了第20坦克師在此役當中的頭號擊殺數量。
但即便是如此,呆坐在炮塔中的林傑在捋清了思路後也不由感到疑問。
自己的身份是確定了,那照片中被自己摟在懷裡的這位年輕漂亮姑娘又是誰?
扶着自己的後腦勺在疑問中足足思索了將近一分鐘的時間,檢索着腦中那段繼承自馬拉申科中尉回憶的林傑最終恍然大悟。
「娜塔莉婭.波卡隆斯卡婭......前沙皇俄國貴族的女兒......因為蘇維埃掌權時年紀太小而倖免於難並被流放至我的村子裏受人收養,是和自己一起從小長大的好朋友兼青梅竹馬.......」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鋼鐵蘇聯》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