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百花齊放:毛澤東提出雙百方針
  4. 一、確定大政方針
設定

一、確定大政方針(1 / 3)

《百花齊放:毛澤東提出雙百方針》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毛澤東為中國戲曲研究院題寫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8個大字。

●在雷鳴般的掌聲里,一次探討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了。

●參加會議的知識分子們聽了周恩來的報告後歡呼:「知識分子的春天來到了!」

●確定大政方針

共和國故事・百花齊放毛澤東提出「百花齊放」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0日,文化部主辦的全國第一屆戲曲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在全國戲曲工作會議上,發生了以京劇為主還是以地方戲為主的爭論。有人主張全部繼承,不願批判地繼承和改革;有人則認為京劇是封建主義,應全盤否定;有人提齣戲曲應「百花齊放」。

最後,會議提出了《關於戲曲改進工作向中央文化部的建議》。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周揚認為,戲曲「百花齊放」的提法很好,並向毛澤東作了彙報。

1951年4月3日,中國戲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毛澤東應院長梅蘭芳之請,為中國戲曲研究院成立,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毛澤東有深厚的戲曲素養,對京劇的唱腔、板式都頗有研究,他休息腦筋的辦法就是聽京劇唱片。他也很懂戲曲表演藝術規律,他能注意到什麼流派、哪個演員,唱什麼戲才能發揮他們的優勢,強調要尊重演員的特長。毛澤東喜歡高派唱腔,表明他在風格選擇上傾向沉雄、豪放。

京劇《逍遙津》本是一出悲劇,唱法自然蒼涼悲凄。有一次,毛澤東聽完京劇高慶奎派傳人李和曾清唱了這齣戲後,發表了看法,說:「應該高歌黃鐘大呂,不要陰沉沉的,高派的唱法是好的,要繼承,也要發展。」

還有一次,毛澤東聽了李和曾唱了《李陵碑》中的那段反二黃唱腔以後,又很風趣地說:「楊老令公8個兒子死了4個,發發牢騷是可以的,但總的來說,他還是忠心報國、堅貞不屈的將領,所以不宜唱得太悲。你現在唱得有悲有憤,是對的,應該這樣唱。」

毛澤東很重視戲曲百花齊放,他始終強調各流派要充分保持和發展自己的長處。因此,對「以京劇為主還是以地方戲為主」的爭論,毛澤東提出:

京劇還應該保留,不單是京劇,各種戲曲形式都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加以批判繼承。

此後,戲曲界以京劇為主,還是以地方戲為主的爭論,得到了解決。

「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也成為新中國戲曲工作的指導方針。

在這一方針引導下,解放前瀕於絕境、或早已絕跡於舞台的幾百個地方劇種恢復了青春,數以萬計的戲曲劇本和民間說唱文學重見天日,許多經過整理和改編的優秀的傳統劇目和歌舞、雜技、木偶、皮影等節目,也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讚美。毛澤東提出「百家爭鳴」

1953年,中宣部約請歷史學家翦伯贊、邵循正、胡華3人合作,寫一本《中國歷史概要》的冊子,準備提供給蘇聯大百科全書備用。

關於中國古代史的分期等問題,歷史學家們有不同的意見和熱烈的爭論。毛澤東對此也非常關注。

書稿完成後,中宣部就中國歷史研究中的一些爭議問題請示毛澤東。

毛澤東回答說:「把稿子印發給全國歷史學家討論,實行百家爭鳴。」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