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天地奇王--漢武大帝
  4. 第四節 七歲太子難得多
設定

第四節 七歲太子難得多

《天地奇王--漢武大帝》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第四節|

七歲太子難得多

七歲的劉徹本來應該是個懵懂小兒,但在王皇后的調教下,他越來越懂事。在皇宮內,廢立太子是常有的事,王皇后也明白,劉徹還小,要保住皇太子的位置需要不斷地鬥爭,不斷地爭取。宮闈內部險惡,說不定哪天就會有勁敵攻擊他們。所以,王皇后在思想和行為上對劉徹嚴加管束,不讓他越雷霆半步。劉徹天資聰穎,能揣測別人的心理,迎合別人,所以他在宮中越來越受人歡迎。景帝也常常出難題考劉徹,每次都讓他滿意得哈哈大笑。

一天,景帝坐在大殿里審閱廷尉送來的一批兇殺案,為了儘力不草菅人命,景帝認真地閱讀着,並思考量刑是否失當。看了一會,他的目光在一個叫防年的惡意殺母案上停了下來。他將這宗案子認真審閱了好幾遍,皺眉不語。上面寫道:有一個叫防年的小夥子,早年喪母,後來防年的父親又繼弦了一個姓陳的女人。這陳母品行不正,常常與另局的男人勾搭,防年父親發現了,陳氏遂生歹意,用毒藥將防年的父親毒死。血氣方剛的防年得到消息後,悲憤交加,跑回家中即將繼母殺死,為父親報仇。主管刑罰的廷尉認為,這當以大逆不道罪論處。

景帝看了又看,覺得廷尉的判決有些失當,但自己又給不出合理的理由來。猶豫片刻之後,他下令將皇太子劉徹請來。

劉徹向父皇請安之後,景帝便指着周折問:「皇兒,你看看這防年的案子怎麼處理為妥?」劉徹認真地將詳情看了一遍,然後正了正色,站在景帝面前侃侃而談道:「世人都說,繼母好比親生母親,這就是說,繼母本來是不如親生母親的,而是因為對母親有感情,所以孩子才對繼母產生感情的。現在,這個繼母親不能恪守婦道,做了傷害父親名譽的事,又將父親殺死。可以想想,沒了父親,繼母與孩子的關係就斷絕了。所以說,防年殺死陳氏是一般殺人案件,並不能以大逆不道罪論處。」

劉徹發表一番弘論之後,在場官員無不驚嘆。景帝拉着劉徹的手,道:「皇兒高見,這案子就應該這麼辦。」案子處理完之後,市人都認為這樣合理,當大家得知是劉徹的裁決時,個個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從此以後,朝廷官員們都對劉徹刮目相看,認為他是一個奇才。這時,劉徹才十四歲。

藉助於自己的聰明智慧,劉徹一次又一次地贏得了景帝的歡心。但這並不是穩固自己皇太子寶座的全部。在討好皇帝的同時,劉徹還學會利用皇權,將阻擋自己登上皇帝寶座的政敵打倒。這些政敵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周亞夫。

周亞夫是周勃的兒子。其父周勃是劉氏江山的捍衞者。他親手鎮壓了呂氏家族叛亂。如果沒有周勃,天下可能就姓呂不姓劉了

。正是周勃平定諸呂造亂,將劉邦的庶子劉恆迎回長安,號稱「漢文帝」,劉家江山得以保全。所以,周勃是文帝時代第一功臣。幾十年之後,其子周亞夫也成為劉家江山的頂樑柱。當時吳王劉濞發動「七國之亂」,大軍直逼長安,周亞夫奉命率軍平亂。出兵之後,周亞夫正確把握戰局,採取以逸待勞,突然出擊的方法,在三個月時間內就平定「七國之亂」,大漢江山根基才沒有動搖。回朝之後,景帝封他為丞相。但周亞夫居功自傲,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對時事缺乏足夠的分析認識,所以得罪一批人。

在景帝決定廢栗太子劉榮時,周亞夫就不識實務,力諫景帝保住栗太子。無奈當時景帝已鐵了心,周亞夫的話被放到一邊。從此,景帝與他之間關係疏遠了。而梁王劉武又是周亞夫的夙敵。在平定「七國之亂」時,敵軍重兵圍攻梁國都城睢陽。梁王劉武一日數發信函,要求周亞夫出兵支援,但他卻以不能分散兵力為理,按兵不動。梁王兵力稀缺,戰鬥力又不強,整個睢陽城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劉武頑強抵抗,終於等到勝利。從此以後,他與周亞夫之間就產生敵對情緒。

後來,周亞夫因功當了丞相,而梁王劉武因暗殺十多位重臣,與景帝關係漸行漸遠。他已無能向周亞夫發出致命一擊。現在,風波已過去幾年,劉武與景帝關

系雖不如從前,但也就所緩和。劉武借與景帝接觸的機會,常常說周亞夫的壞話。

王皇后對周亞夫也是恨之入骨,早在她為劉徹與栗妃爭奪皇太子之位,周亞夫就站在栗太子一邊,竭力反對立劉徹為皇太子。後來,立皇后時,周亞夫依然我行我素,認為王美人不能被立為後。因此,現在的王皇后對周亞夫極為痛恨。她明白,周亞夫地位高危,一般人是扳不倒他的。於是,王皇后進入正宮之後,整天討好竇太后。竇太后心花怒放,認為王皇后孝順體貼,心地善良。可能是愛屋及烏,竇太后肯請景帝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為侯。這次周亞夫又站出來諍諫道:「高祖皇帝有言在先,『沒有功勞的人不能封侯』。雖然王信是王皇后的兄長,但他什麼功勞也沒有,先帝的規矩是不能破的。」景帝又見周亞夫反對他的決定,心中非常不滿。但仔細想想,認為他說得也很有道理。於是就接受了其諫言。王信與王皇后忙了好一陣,最後還是落空。從此,王皇后發誓與周亞夫勢不兩立。

就當時情況來看,竇太后竭力舉薦王信為侯爺,是事出有因的。劉武殺害十多位朝廷重臣之後,田叔已將了解皇帝心思,將劉武的罪證全部燒毀,所以才讓事件平息。但景帝與劉武的關係變得疏遠。王信為了討好竇太后,拚命地在景帝面前說劉武好話。在恢復

梁王地位上,王信功不可沒。為此,劉武曾登門感謝。竇太后被感動,所以就力薦王信為王侯。現在周亞夫頻頻與王家作梗,竇太后自然看不順眼,於是兩家聯繫,決定將周亞夫打倒。

這時,有北方匈奴王徐盧等六人前來投靠漢朝。景帝龍顏大悅,為了能讓更多的匈奴將領歸順過來,景帝決定冊封徐盧等人為侯。此時,周亞夫又站出來表示反對,他睜大眼睛爭辯道:「叛逆的人應當治罪,皇上怎麼能封他們為侯呢?匈奴的臣子背叛了他們的君王過來投降,就是不忠。臣下不忠,投降敵國,皇上怎麼能給這些人行賞立封呢?如果這樣,皇上將來又怎麼勉勵忠臣呢?」景帝一聽這話,馬上明白周亞夫不是個聽話的主,馬上沉下臉道:「丞相這話不合適宜,我不能聽。」遂將周亞夫冷落一旁。周亞夫見自己屢諫不納,知道自己已失寵,於是向景帝上奏,稱身體有恙,不能專事朝廷,請求辭職。

景帝將事情說與竇太后聽,竇太后馬上精神起來,道:「孝問皇帝在細柳營犒軍時,周亞夫就極為傲慢,讓文帝聽他指揮,真是妄自尊大到極點,這樣的人不早除,必然是劉家江山的禍患。」景帝聽了喃喃點頭,再想周亞夫近來一直與自己頂着干,心裏更加生氣。為了落得耳朵情景,景帝馬上批准了周亞夫的辭職請求。

一段時間之後,景

帝又開始想念周亞夫。在他看來,周亞夫是朝廷重臣,國家不能沒有他。於是他產生再重用周亞夫的想法。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景帝決定試探他一下,看我是否依然妄自尊大。這些天賦閑在家,可能他頭腦更清醒。當下,景帝就下令內侍到周亞夫府上,請他進皇宮一談。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湯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