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互動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正式實施
  4. 第11章 湖南打造長株潭一體化
設定

第11章 湖南打造長株潭一體化

袁鳳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1章湖南打造長株潭一體化

2007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中部地區的長、株、潭城市群成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即簡稱『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全國城市群中,長、株、潭可謂結構獨特。

打開湖南地圖,我們發現,長、株、潭3市鼎足而立,彼此相距不足50公里。

地理上的咫尺之遙,讓這3座城市自20世紀50年代便產生了「牽手」的念頭。當時,以政治為背景,有人提出三市合一,取名「毛澤東城」,但沒有實現。

20世紀80年代,當廣州、上海為周邊帶來巨大效應時,亟待經濟起飛的湖南,萌發了打造自己的特大中心城市的夢想。

當時,湖南無一座重量級的經濟中心城市,省會長沙的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排位30名之後。

1982年12月,湖南省政協四屆六次會議上,政協委員張萍提出:「湖南有個非常稀缺的城市資源,長、株、潭城市群。把長沙、株洲、湘潭在經濟上聯結起來,形成湖南的經濟中心。若3個城市整合,當時的工農業總產值和總人口在全國中心城市中排第九位,城區工業總產值排第十一位。」

張萍的構想,與湖南人對特大城市的渴望不謀而合。

1985年,湖南省政府設立長、株、潭經濟區規劃辦公室,長、株、潭經濟一體化開始上路。

長、株、潭規劃辦成立後,每個星期一都會召開辦公會議,由省計委協作辦的官員和長、株、潭3市的計委副主任參加。在更高層面,從1985年到1986年6月之間,先後召開了3次市長聯席會議和12個行業的經濟技術協調會。

長株潭一體化第一次啟動時,是從大項目的聯合開發入手。長株潭規劃辦公室在開完第一次辦公會議後,就深入長、株、潭3市舉辦座談會。在每個城市,他們都會詢問同樣的問題:你們認為長、株、潭應該聯合開發哪些項目。然後把答案列成一個單子帶回長沙。一個星期後,經過篩選,長、株、潭規劃辦整理出需要聯合開發的10大工程。

第一次長、株、潭一體化的進程就這樣熱火朝天地開展起來。但到了1987年,限於條件,發展開始艱難。

20世紀90年代,眼瞅着長三角、珠三角等一個個城市群迅速崛起,湖南人在焦灼中更加清醒地意識到,一個內陸省份,沒有規模大、實力強的重量級城市,不改變「小馬拉大車」的經濟格局,勢必在全國區域經濟分工中處於被動地位。

幾經論證,1995年,湖南省第七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一點一線」的構想:以長沙為點,以沿京廣和沿湘江為線,建立優先發展區域帶。

1997年3月,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主持召開了長、株、潭3市領導和省直有關部門領導參加的「長、株、潭座談會」。之後,成立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協調領導小組,由時任省委副書記儲波擔任組長。

1999年,湖南再度提出,將「一點一線」中的「點」由長沙拓展為長、株、潭。

至此,醞釀多年的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真正成了湖南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戰略舉措。

2004年10月1日,湖南省政府機關集體大「搬家」,從市中心的五一中路,南移15公里,遷入城南新址。

這並非一次簡單的搬家。從醞釀到實施,湖南省高層領導由此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南拓長沙,牽手株、潭。

距離湘潭僅有20公里的長沙城南,一直被規劃專家視為長、株、潭的前沿陣地,長、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區。

湖南省政府南遷之舉,也因此被專家譽為長、株、潭經濟一體化的里程碑。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