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卷中國科學院成立第1章宣布郭沫若為中科院院長
毛澤東說:「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最顯志氣。」
《共同綱領》確立:設立科學院為國家最高的科學機關。
中科院第一任院長郭沫若說:「我們應該尊重科學,尊重科學研究,尊重科學研究家。」
1949年10月19日,在中南海勤政殿里,中央人民政府第三次會議在毛澤東主持下召開。
這次會議主要討論通過政務院及其所屬各委員會,各部、院、署、行的負責人,同時任命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署和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等機構的負責人。
中央人民政府的各組織機構至此全部建立起來。
在這次會上,正式宣布政務院及其所屬各委員會、各部、會、院、署、行的負責人。
毛澤東宣布:
郭沫若為中國科學院院長,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楨為副院長。
其實,郭沫若還同時擔任許多行政職務。他是4位副總理之一,還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他還擔任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中國人民保衞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等職。
在毛澤東宣布郭沫若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時,他已年近花甲,但卻精力十分充沛,他感到自己重又煥發了青春。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是因為他的家鄉有兩條河叫「沫水」和「若水」。四川樂山人。他很早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郭沫若是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又是詩人、作家、劇作家、書法家,還是社會活動家。
其實,任命郭沫若為中國科學院院長,是與他自己豐富知識與政治覺悟密切相關的,同時還與他為中國的革命事業、文化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有很大關係。
早在20世紀20年代,郭沫若就提出了「要喚醒我們固有的文化精神,而吸吮歐西的純粹科學的甘乳。」
在20世紀30年代,郭沫若就翻譯了英國著名學者威爾士的巨著《生命之科學》,涉及到科學的綜合化、大眾化與文藝化的問題,認為科學的「綜合化是以大眾化為其目標,以文學化為其手段的。」
在20世紀40年代,郭沫若為上海「大眾科學叢書」作序時,他強調:
科學在今天是我們的思維方式,也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是我們人類精神所發展到的最高階段。
這是科學在最高層次上的綜合,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全方位的綜合!
「科學的中國化」,與反對愚昧迷信、實行科學大眾化緊密聯繫在一起。郭沫若分析中國落後的原因,認為「主要的就是由於科學不發達,一切不合理的累贅太多。」同時他強調「不僅要使科學知識大眾化,而且要使科學精神大眾化。」真正做到這一點,愚昧迷信自然就無存身之地了!
「科學文藝化」是郭沫若科學思想中的特殊認識,他的整個學術生涯始終充滿着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的融通。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肝到廚神才算開始》《阿滿逃婚記事》【星空職業者小說網】【小燕文學】《別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制霸超級碗》《神話版三國》【奇書小說網】《慶余年:范府大宗師》《社恐對戀愛沒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