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基因武器
簡介
基因武器,也稱遺傳工程武器或DNA武器。它運用先進的遺傳工程這一新技術,用類似工程設計的辦法,按人們的需要通過基因重組,在一些致病細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對抗普通疫苗或藥物的基因,或者在一些本來不會致病的微生物體內接入致病基因而製造成生物武器。它能改變非致病微生物的遺傳物質,使其產生具有顯著抗藥性的致病菌,利用人種生化特徵上的差異,使這種致病菌只對特定遺傳特徵的人們產生致病作用,從而有選擇地消滅敵方有生力量。
武器分類
微生物基因武器
生物武器庫中的常見家族,包括:利用微生物基因修飾生產新的生物戰劑、改造構建已知生物戰劑、利用基因重組方法製備新的病毒戰劑。把自然界中致病力強的基因轉移,製造出致病力更強的新戰劑。把耐藥性基因轉移,製造出耐藥性更強的新戰劑。
毒素基因武器
人然毒素是自然生物產生的,通過生物技術可增強其毒性,還能製成自然界所沒有的毒性更強的混種族基因武器是當前基因武器庫中最具誘惑力的新成員,也是最具威力的一種。目前尚無成功報道,但其現實威脅已迫在眉睫。種族基因武器,也稱「人種炸彈」,是針對某一特定民族或種族群體的基因武器。由幾隻對某特定人種的特定基因、特定部位有效,故對其他人種完全無害,是新式的超級制導武器。
轉基因食物
利用基因技術對食物進行處理,製成強化或弱化基因的食品,誘發特定或多種疾病,降低對方的戰鬥力;研製轉基因藥物,通過藥物誘導或其他控制手段既可削弱對方的戰鬥力,也可增強己方十兵的作戰能力,培育未來的「超級士兵」。
克隆武器
利用基因技術產生極具攻擊性和殺傷力的「殺人蜂」、「食人蟻」或「血蛙」、「巨蛙」類新物種,再利用克隆技術複製,未來戰場上出現怪獸追殺人的殘酷場面將非人方夜譚。
武器特點
有精確的敵我分辨能力,只攻擊敵方特定人種。
難以防治,有抗藥性,有傳染性。秘密施放,難以察覺。若已察覺,也很難破譯其遺傳密碼並進行有效治療。只在所攻擊的同類人種中有傳染性。
殺傷力大,成本低廉,運用遺傳工程技術可以大量生產。
對敵方有強烈的心理威懾作用。
使用範圍
基因武器的使用方法簡單多樣,可以用人工、飛機、導彈或火炮把經過遺傳工程發行過的細菌、細菌昆蟲和帶有致病基因的微生物,投入它國的主要河流、城市或交通要道,讓病毒自然擴散、繁殖,使人、畜在短時間內患上一種無法治療的疾病,使其在無形戰場上靜悄悄地喪失戰鬥力。由於這種武器不易發現且難防難治,一些科學家對它的憂慮遠遠超過了當年一些核物理學家對原子彈的憂慮。
關注基因武器在人類基因組多樣性的研究中,已經發現人種之間確實存在基因的差異。這種差異,很可能被種族主義者和恐怖主義分子所利用。他們可以根據不同種族基因組多樣性特點,採用基因工程技術手段,設計,研製出針對某一種族的基因武器,從而對某一種族或國家的安全造成潛在的和巨大的威脅。
基因武器殺傷力極強,遠非普通的生物戰劑所能比擬。據估算,用5000萬美元建造一個基因武器庫,其殺傷效能遠遠超過50億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庫。某國曾利用細胞中的脫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催化作用,把一種病毒的DNA分離出來,再與另一種病毒的DNA相結合,拼接成一種具有劇毒的「熱毒素」基因戰劑,用其萬分之一毫克就能毒死100隻貓;倘用其20克,就足以使全球55億人死於一旦。正因為如此,國外有人將「基因武器」稱為「世界末日武器」。科學家認為,不能排除隨着基因操作等知識的日益普及,基因技術被用於製造基因武器的可能。甚至有人預測,基因武器將在5至10年內出現。
在戰略上,基因武器將使作戰方式發生明顯變化。使用者只需要在臨戰前將經過基因工程培養的病菌投入他國,或利用飛機、導彈等將帶有致病基因的微生物投入他國交通要道或城市,讓病毒自然擴散、繁殖,使敵方人畜在短時間患一種無法治療的疾病,從而喪失戰鬥能力。此外,基因武器可根據需要任意重組基因,可在一些生物中移入損傷人類智力的基因。當某一特定族群的人們沾染上這種帶有損傷智力基因的病菌時,就會喪失正常智力。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