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歷險故事》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解救人質
20世紀70年代,美國接受了伊朗巴列維國王的避難。於是引發了1979年11月4日清晨,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發生的抗議示威活動。霍梅尼的擁護者在市內大街上舉行示威遊行,一路高呼「引渡巴列維!」、「打倒美國!」等口號。
不久,這支氣勢雄壯、憤怒無比的遊行隊伍來到美國駐伊朗大使館附近的一條大街上,舉行集會。大使館裏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見勢不妙,立即分頭行動,把住使館的各個出入口,並全神貫注地在使館大門口巡邏站崗。
上午10點30分,一些遊行者繞開陸戰隊守衞的大門,突然從使館的高牆上翻過去,人們蜂擁而入,大使館內的美軍士兵只得用催淚彈進行抵抗。人們不顧一切,迎着催淚彈,拚命地衝進了大使館。
人們將使館內人員,含秘書、武官等外交官53人扣作人質,並給外交官蒙上眼睛,把他們統統集中到正樓附近的建築物里關了起來。此外,正當伊朗人衝進大使館時,主持使館工作的臨時代辦雷思,恰巧同其他兩名外交官在伊朗外交部,於是也被扣作了人質。
當日傍晚,伊朗外交部發表了一項聲明,措辭強硬地譴責了美國:「事件反映了伊朗國民的情緒。美國接受巴列維嚴重傷害了人民的感情。必須把巴列維國王送回伊朗,否則,美國人質將會受到審訊。」
次日,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聲明支持學生的行動,要求美國引渡巴列維國王。
這意想不到的消息震驚了全世界。美國朝野一片沸騰,國民上下群情激奮,呼聲迭起。在受到巨大壓力的同時,白宮開始醞釀以武力奪回被扣押人質的計劃。
其實,武裝營救人質的問題,早已提上五角大樓的議事日程。就在事件發生後還不到一周,「三角突擊隊」就已接到預先號令:準備採取遠程偷襲方式,武裝襲擊德黑蘭美國大使館,消滅守衞人員,救出人質,將他們安全帶出伊朗。
聖誕節之夜,五角大樓的參謀長聯席會議的特別作戰情報室里坐滿了人。國防部長瓊斯正在召集中央情報局官員,陸、海、空三軍首腦,貝克韋斯上校等人研究磋商武裝營救人質的行動方案。像這樣的會議,已經開過6次了。
瓊斯主持了會議。「諸位都知道,一個多月來,我們為了營救被扣人質,已經作了多方努力,但收效甚微,伊朗無動於衷。卡特總統命令我們擬定一個方案,適當時機以武力一舉救出人質。我們根本不想這樣做;但因為球已逼到了網前,我們別無選擇。希望大家根據最新獲得的情報和上幾次討論的情況,對武裝營救人質的方式、路線、行動預案,繼續發表意見。」
連日來,他們在商討營救方案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情報,準確可靠的情報!例如,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是個什麼樣子,內部如何布局?人質被關押在大使館的哪個地方?是集中在一起,還是分散在幾處?誰在看守人質,有多少兵力?一旦伊朗人遭到攻擊,附近有哪些部隊可能趕來增援?德黑蘭周圍有沒有可供襲擊部隊停留的隱蔽地?等等。缺乏情報就等於在拳擊場上被人蒙上了眼睛,如何能下定決心?為了搞清上述情況,中央情報局在伊朗的一個特工小組立即展開了活動。他們很快搞清了有關情況,還購買了5輛卡車和2輛運貨車,租了一所倉庫,作為接應突擊隊時使用。
美國大使館位於德黑蘭羅斯福大街,佔地27英畝,大體有一座小型的大學校園那麼大,裏面有14棟不相連接的樓房和平房,人質分散關在2棟樓房裡。其中,大使館辦公樓有31名人質,大使住宅里有19名人質。另外2名人質由於發事當天正在伊朗外交部辦事,被關押在外交部大樓。負責看押人質的主要是伊朗警察和學生,戒備程度不高。大使館外面是伊朗的革命衞隊,戰鬥力較強。還有,德黑蘭駐有伊朗的一支高度機動的武裝部隊,裝備有英國的弗奇頓、美國的M48和M60AI中距坦克,蘇聯的ZSU—23—4裝甲炮等令人生畏的武器,但這支部隊遠離市區,在理想狀態下,趕來增援也需一個半小時。另外,德黑蘭東南部的沙漠地區有二處便於隱蔽部隊的地點,那裡土質堅硬,可以承受大型運輸機起降。
「既然所需的情報都送來了,還等什麼,該是作出抉擇的時候了。」瓊斯由於心情焦急,語調顯得有些激動。
「我提一個方案。」一位空軍准將打破了沉寂。「我的意見是使用大型運輸機,將『三角突擊隊』空降到德黑蘭郊外,然後騎自行車通過德黑蘭大街,衝進大使館。」
空降並不可行!德黑蘭郊外儘是些高低不平的丘陵地,突擊隊在那裡空降,按照概率大約有7%的人會扭傷腳腕子,要是執行其他任務這還好說,可眼下是營救人質,「三角突擊隊」拖着這麼一群斷了腿的人,如何能將人質從虎口中救出來?救出來又如何能安全退回?至於騎自行車通過德黑蘭大街,荒唐!美國人和伊朗人13歲的小孩也能區別出來,如何能隱蔽行動企圖達到突然性?貝克韋斯不滿地瞪了那位空軍准將一眼。
「我看可以採用卡車方案。」又有人站起身來說,「先用大型運輸機將突擊隊運到土耳其,再從那裡乘預先購置的卡車把突擊隊接進德黑蘭。因為土耳其每天都有大量卡車通過國境,從陸路進入伊朗,他們不會疑心的。」
卡車方案更不可行,乍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其實不然。這個方案如要付諸實施,危險性可以說是99.9%,成功的希望卻等於零。因為土耳其邊境距德黑蘭,足有上千公里遠,如果在伊朗邊境檢查時遇到一點麻煩,海關人員打開一輛冷藏車,發現裡邊裝的不是啤酒,而是全副武裝的美國大兵,後果將不堪設想。沒有人贊成「卡車」方案。
會議冷場了。
瓊斯將軍瞧了貝克韋斯一眼,努了努嘴,用徵詢的口吻說道:「上校,談談你的意見吧。」
對這次營救行動方案,貝克韋斯早有考慮,只不過出於對這些將軍的禮貌,不願過早地顯露罷了。
貝克韋斯的整個行動方案分三步進行。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我不是文豪》【手打小說網】《一人之下:我開啟了神話紀元》《全球降臨:帶着嫂嫂末世種田》《我的模擬長生路》【美藝言情小說書館】《飛揚跋扈,從唐人街開始》《我在古代搞文娛》《惡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奧特曼:原來這邊是簡單模式》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