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叱咤風雲的軍事家(3)
  4. 王翦
設定

王翦

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

王翦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掃平六國,統一天下,秦王政自稱為秦始皇。他大宴群臣,論功行賞。在封賞時,始皇問群臣:「你們說,今六國一統,誰的功勞最大呢?」

趙高搶先答道:「若論平定天下之功,文莫如尉繚李斯,武莫如王賁蒙武。」始皇說:「你之文臣所推,朕並無異議,但你之武功所推,我以為當首推王賁之父王翦才是。若非王翦平定長安君、樊於期之叛,鎮壓呂不韋、嫪毐之亂,破趙城而退齊師,平趙燕而俘趙王,攻荊楚而虜楚王負扔,何來天下之統一呢?所以,論天下之武功,必須首推老將王翦。」於是,始皇即封王翦為武成侯,凡頻陽周圍之10萬戶,盡為王翦所屬。始皇對王翦亦以師稱之。王賁封為萬戶侯,論功行賞封侯之後,王翦父子,名聲大振。

不僅僅是春秋戰國時期,王翦老將軍,他是舉世公認的一員智勇戰將。

秦昭王四十九年(前278)正月,秦派五大夫王陵率兵進攻趙都邯鄲,但收穫不大。昭王又派了軍隊協助王陵,還是打了敗仗。他欲派武安君白起代替王陵統兵,可武安君拒不執行王命,並有不少怨言,後終被昭王賜劍自刎。

白起自殺後,昭王拜王翦為將,讓其伐趙。拜將之日,王翦對昭王說:「我知道,大王仍惱武安君,但武安君之言不無道理。趙國雖新有長平之敗,但集中傾國之兵也不下五六十萬,足以與秦抗衡。更何況,各國救兵,源源而至。今秦軍遠征,兵力睏乏,宜速決而不宜久持。依臣之見,莫如大王隨軍親征,一可鼓舞士兵,二可了解敵情,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退,即使此番攻不下邯鄲,我們仍可根據實際情況以作後圖。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昭王說:「將軍之言,正合我意。好吧,我隨你親征就是。」

王翦又說:「但凡出兵,應師出有名。我們此番出兵,該找個正當理由才是。」

昭王說:「王陵兵敗,損兵五營。王齙又敗,損兵逾萬。我們為報仇雪恨而去,理由還不夠充分么?」

王翦笑曰:「以此為理,謬理也!跨千里而攻彼之國都,雖勝亦不能贏得人心,敗則諸國拍手叫好,其不足以做為出兵的理由。吾向聞應侯范雎曾為魏須賈門下,須賈使其於齊,范雎從之。至齊後,因齊襄王聞范雎之才,曾賜金賞銀,欲留其於齊,但范雎固辭之。須賈得知此事,以為范雎出使期間,曾經泄密於齊,歸國後,他將自己的猜測告於魏相國魏齊。魏齊大怒,即使舍人笞打范雎,要他招認泄密之事,范雎實無此事,不予招認,魏齊便命將范雎加力笞打,折斷了他的肋骨,打落了他的牙齒,直把他活活打死過去,還棄屍於茅廁,撒尿於面門,真是殘忍至極。幸范雎是假死,經萬千曲折,才有緣來我秦國,被大王慧眼識之,給其封侯拜相。後須賈出使於秦,應侯便捎話須賈,讓他取魏齊之首,否則秦大軍伐魏。魏齊聞言,棄相印而走趙國,投在平原君趙勝門下。我們此番出兵,只以擒拿丞相仇人魏齊為名,豈不就名正言順了。」

「好,好,好主意。」昭王十分高興地說。「就以此為理由,勝則破趙都邯鄲,退則擒丞相仇人,確是良策。」於是,他親率大軍20萬,以王翦為主將,浩浩蕩蕩,殺奔趙城而來。秦軍此來,一因昭王親征,二因王翦為將,兵勢極盛,銳不可當,入趙境,即連拔三城,大勝。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叱咤風雲的軍事家(3)》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