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特種機科技知識(上)
  4. 美國E—2「鷹眼」預警機
設定

美國E—2「鷹眼」預警機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特種機科技知識(上)》最新章節。

美國E—2「鷹眼」預警機

E—2「鷹眼」是美國格魯門公司研製的艦載預警機,用於艦隊防空和空戰導引指揮,但也適用於執行陸基空中預警任務。

研製背景

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海軍為了加強其艦隊防禦體系的建設,提出要建立「海上戰術諸元系統」。該系統要求能將軍艦、潛艇、陸上基地和空中飛機等所有能搜集到的信息加以一元化處理,共同使用。以便空中、地面、水上和水下統一指揮、協調作戰,提高整個艦隊的防禦作戰能力。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提高海軍空、地、海一體作戰的能力。這種構想,在當時來說應該是具有戰略眼光的。

這套「海上戰術諸元系統」的主系統設在航空母艦上,要求空、地、海其它各方面有相應的子系統相配合,在空中則要求建立相應的「機載戰術諸元系統」(子系統)。

當時,美國海軍已裝備E—1「跟蹤者」。這是美國第一代實用艦載預警機。該機裝兩台渦輪螺槳發動機,背負一個巨大的橢圓形雷達天線罩。主要機載設備有搜索雷達、通信系統、敵我識別器、定向儀錶無線電指揮系統等。雖具有一定的探測海面船隻和空中目標的能力。也可引導少量飛機作戰,但多數裝備是初級產品,技術不成熟,總體性能有限。尤其是缺乏向航空母艦傳輸雷達數據的發送裝置,通信性能差。

因此,無法滿足「海上戰術諸元系統」的配套要求,於是,美國海軍提出要研製E—1的後繼機。這就是設計E—2「鷹眼」的初衷。

新的艦載預警機由格魯門飛機公司主承包研製,其主要機載設備由通用電機、利頓和阿林斯無線電機公司等提供。1956年3月開始設計,經過方案論證後,共製造了3架原型機。第一架原型機於1960年10月上天。1961年4月19日,裝備全套機載設備的飛機完成首次實用性飛行後,正式編號為E—2A。3年後這種新型預警機開始交付使用。

此後,又發展了E—2B和E—2C,現在仍在生產的是E—2C型。E—2T是台灣訂購的6架E—2B經改裝後的新編號,主要是改裝AN/APS—138型雷達、電子監視和敵我識別系統。台灣希望改裝後能達到E—2C的水平。實際上未必能實現,充其量可達到E—2C的中期水平。此外,E—2還派生了一種運輸機,稱為C—2A,共生產了19架,主要用於岸基與航母之間的客貨運輸。

結構特點

機翼

採用全金屬懸臂式上單翼,中央翼段為三梁多肋機加蒙皮盒形結構。外翼段用裝在後樑上的斜軸接頭鉸接,翼內的雙向作動筒可將機翼摺疊到與機身側面平行的位置。

機翼前緣有充氣防冰套,內側機翼前緣能打開,以便維護飛行操縱系統與發動機操縱系統。機翼後緣外側為襟副翼,在富勒式襟翼放下時它會自動下垂。E—2C各操縱面均用不可逆助力器操縱,有人工感覺裝置。操縱系統可由自動飛行操縱系統控制,也可用人工操縱並輔之以自動增穩控制。

機身

為全金屬半硬殼式,在機身上方機翼前有冷卻系統散熱器艙,機身中部支架上有圓盤式雷達天線罩。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天才一秒記住【繁體小說網】地址:ftxs.net,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