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機科技知識(上)》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美國MC2A預警機
該機為美國空軍正式啟動研製的「多傳感器的指揮和控制飛機」,英文名稱Multi—SensorCommandandControlAircraft,縮寫MC2A。這一飛機具有空前強大的空地監視、戰場管理、指揮和控制、目標指示能力,計劃在2012年起為美空軍裝備50架。
信息星座
預警機是現代海陸空聯合作戰的探測、監視與指揮體系的核心之一,在多場局部戰爭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為使美軍在21世紀擁有最先進的預警機,MC2A項目登場,其性能指標也是空前的。
MC2A實際上是美國MC2C計劃的核心部分之一,MC2C計劃是指「多傳感器指揮與控制星座」。MC2C將是美軍下一代覆蓋海陸空天大範圍的指揮、控制、情報、監視和偵察網絡,囊括了現有多種平台,如衞星、地面/水面平台、預警機和偵察機。「星座」準確的形容了MC2C覆蓋廣、平台多、信息量大的特點。美軍具體的要求,是將現役E—2C、E—3A、E—8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系統等幾種監視偵察平台,整合到MC2A上。因此,MC2A將是C2ISR飛機的巔峰之作。
MC2C將極大的提高美軍的作戰信息化程度,但覆蓋面更廣、技術更深入的多平台通用數據鏈(MP—CDL)項目,已經開始進行概念研究。
MP—CDL網絡將成為美軍21世紀作戰信息化標準,可以把大量的海陸空平台編成集成式信息網絡。MP—CDL將包括MC2C計劃、「協同目標導向計劃」等幾部分,因此MC2A成為了MP—CDL的關鍵項目之一,其他重要項目還包含「多平台雷達技術改進計劃」、改進E—8JSTARS、「陸軍分佈式通用地面站」和「全球鷹」等。
探測監視
大型雷達是預警機的主要探測、監視工具,MC2A也不例外。但以往的預警機雷達主要進行對空探測,兼顧少量的對地任務。而MC2A要把對空和對地探測綜合在一起,為此要確保對地工作的視野,所以雷達天線將像E—8JSTARS那樣安裝在機腹下方。
美軍要求MC2A對於空地目標的探測距離要達到數百千米,必須超過E—8(250千米)。可以肯定的是MC2A一定會採用有源電掃描陣列雷達(AESA),天線約7.4米長,大致與JSTARS相當。
AESA是近年發展起來的雷達新技術,在天線陣列、信號數據處理及微電子技術等方面有大量革新,性能與傳統雷達相比有階段性的提高,具有性能穩定、故障率低的特點。現役預警機雷達的無故障時間約500小時,而MC2A雷達的無故障時間將倍增,這樣MC2A能長時間連續作戰。當前只有F—22和F—35戰鬥機確定使用AESA雷達。
美軍為減小研製MC2A雷達的風險,將分階段進行開發。第一步先推進「多平台雷達技術插入計劃(MP—RTIP)」項目,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和雷神公司負責。E—8的AN/APY—3雷達就是這兩家公司的產品。
1998年MP—RTIP剛啟動時,計劃用於改進JSTARS,2002年初美軍把這種雷達用於MC2A。MP—RTIP將使用AESA技術,採用X波段有源電掃描陣列,可同時以合成孔徑和動目標指示兩種模式工作,而無需切換。前一種模式用於對地探測,後一種用於捕捉移動目標。
合成孔徑模式的分辨率可望達到0.30米或更高,遠優於AN/APY—3,足以探測具有隱身技術的巡航導彈。這樣的分辨率,使得MC2A可以辨認出目標是坦克、裝甲車還是卡車,同時對山區目標的分辨能力也得到了保證。動目標指示模式可根據地面目標的多普勒特徵進行跟蹤,令移動目標無處藏身。
第二步,在MC2A雷達上增加空中動目標指示能力,這時才真正完成將E—3、E—8等預警機的功能整合到MC2A上。該階段要解決各種傳感器的相互兼容問題。
第三步,將MC2A的雷達與先進的指揮控制系統結合起來,全面達到MC2A的設計要求。屆時除雷達外,電子戰與光電偵察器材也可能加裝到MC2A上。
指揮與控制
MC2A先進的雷達獲取的目標信息,需要強大的指揮控制系統進行處理、決策和轉發。為此,MC2A將配備「戰鬥管理、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和情報(BMC4I)」機載系統,包括了中央計算處理、子系統互聯網絡、數據存儲分發、信息綜合利用、通信和數據鏈等子系統。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趨吉避凶,從天師府開始》《四合院之車門已焊死》《火紅年代,開局大學演講》《我不是文豪》【晴天小說網】【奇幻小說網】《諸天:從九龍拉棺開始無敵》《驚悚樂園》《華娛之別和我談藝術》《非洲創業實錄》
馮文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