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盛會:中國上海獲得二〇一〇年世界博覽會舉辦權》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第2章世博會代表團出國考察
2000年1月25日,上海市世博會綜合代表團開始對德國漢諾威2000年世博會和法國巴黎國際展覽局總部等進行考察。
考察結束後,中國代表團專程拜訪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向趙進軍公使通報上海申辦世博會的準備工作。
世界博覽會,簡稱世博會,是國際性的博覽會,世界博覽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舉辦,有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參加,以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
世界博覽會是一個富有特色的講壇,它鼓勵人類發揮創造性和主動參與性,它更鼓勵人類把科學性和情感結合起來,將種種有助於人類發展的新概念、新觀念、新技術展現在世人面前。因此,世博會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
世博會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着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範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中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已經是世界上一流的強國,沒有人懷疑英國的強大,因為強大而帶來的巨大召喚力使英國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維多利亞女王發出外交邀請信函,有10個國家接受了邀請。認真刻板的英國人動用了全國的經濟力量,為一屆世界博覽會布展。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風格是笨重的,多為龐大的石頭建築。
在這次世界博覽會上,英國人一改往日風格,在著名的海德公司內建造以鋼和玻璃為主要建築材料的水晶宮。水晶宮1700英尺,高100英尺,耗用了4500噸鋼材,10公頃的玻璃。
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熱鬧非凡的氣氛中開幕,在佔地9.6萬平方米的展區中,展覽用的桌子總長約有13公里,在23個星期的展覽期間,有630萬人進行了參觀。1.4萬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塊24噸重的煤塊,一顆來自印度的大金鋼鑽,還有一頭標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則向參觀者展示了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煥發出的無限想像力。
這次世界博覽會不僅是一次「眼花繚亂,豐富多彩」的陳列,而且開創了此後數十年的自由貿易的先驅,向人類預示了工業化生產時代的到來,所有的展品均代表了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的無限想像力。因此倫敦博覽會被確認為現代意義上的首屆世博會。水晶宮博覽會成為20世紀科學與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它的成功使以後的世界博覽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一樣成為全球規模的盛會,世界博覽會因此被譽為「經濟、科技與文化界的奧林匹克盛會」。
中國第一次參加世界博覽會便是在這次世博會,中國廣東商人徐榮村將自己經營的「榮記湖絲」裝成12捆,託運往英國終於質壓群芳,脫穎而出,獨得金、銀大獎。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曾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