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熟語學習手冊》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學習篇
故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管仲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他是齊國的宰相,輔佐齊桓公治理國家。
一次,齊桓公和管仲說起怎樣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手,管仲說:「如果打算一年時間就能有收穫的話就種莊稼;如果打算十年以後取得較大收穫的話就種樹木;如果做更長遠的打算,想有更大收穫的話就培養人才。種莊稼一年可以受益;種樹木十年可以受益;但是培養人才卻是百年受益的。人才可以長期發揮作用,為國家貢獻力量,所以說,培養人才是百年大計。」
齊桓公聽了以後連連稱讚,並實施了富國強兵、重視培養人才的重要舉措,終於使齊國成為春秋時期的一大強國,齊桓公也成了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常用來比喻培養人才是長遠的事業,也指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釋義】破:突破、超過。指讀書越多,寫文章就好象有神來之筆一樣得心應手,很快就會寫出好的文章來。
【例句】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便指的是學習。(茅盾《雜談思想與技巧、學習與經驗》)
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釋義】指讀書必須要全神貫注,心領神會,才能全面掌握。
【例句】人常說:「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哪一樣不到都不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釋義】指做學問要博覽群書,才能掌握豐富的知識,實踐越多,經驗就越豐富。
【例句】古人說:「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最好有「讀萬卷書」的書本知識和「行萬里路」的生活知識。(曹靖華《採得百花釀(niang)蜜後》)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釋義】見:指「現」,顯露lou。指書多讀幾遍,才能領會其中的深刻意義。與「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書讀千遍,其義自見」意義相同。
【例句】你多讀兩遍,就會明白了,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釋義】《唐詩三百首》是指清代孫洙編的唐詩選本,精選的三百首詩作都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具有很高的水平。現在指多讀優秀的詩文,就可提高文學欣賞能力和寫作水平。
【例句】多讀一些名人名著,對於提高寫作水平有很大的幫助,「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日積月累是平日不可忽視的。
讀書之貴在懷疑,懷疑才能獲教益
【釋義】指讀書不要讀死書和死讀書,要善於思考,提出疑問,才能有所收穫,方可獲得真才實學。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我有一枚命運魔骰》《封神:開局被抽龍筋》《末世第一狠人》《海賊王之大蛇的百物語》《頂級壞種為我俯首稱臣》【筆趣閣】《穿到古埃及飼養法老》《我是一顆武裝衞星》《總裁辦新來的關係戶》《劍閣聞鈴》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