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誠實守信(上)
  4. 班超光明正大
設定

班超光明正大

《誠實守信(上)》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班超光明正大

班超生在東漢初年,是漢明帝和漢章帝時期的名將。他一生的經歷驚險、曲折,有不少傳奇式的故事流傳到今天。

班超一家人都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父親班彪學着司馬遷的榜樣,寫成了《史記後傳》;哥哥班固、妹妹班昭又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寫出了著名的歷史著作《漢書》。

班超雖然生在這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里,卻從小就表現出另一方面的才幹。他二十多歲時,有一次,有人告發班固私自編寫國史,結果班固被抓進大牢,性命危在旦夕。班超氣憤極了,他一個人跑到京城,跪在皇宮外面喊冤。漢明帝聽說以後,覺得挺有趣,就把他叫了進來,想聽聽他說些什麼。好一個班超!在威嚴的天子大殿上一點都不懼怕,他慷慨陳辭,口若懸河。即講清了哥哥編史書的宗旨,又指出了這部史書的重要作用。漢明帝看他說得頭頭是道,一高興就把班固放出來,還讓班固到京城專門為朝廷編寫史書。

班超也跟着班固來到京城,做些抄寫工作,掙錢來貼補家用。班固覺得弟弟很有才華,曾打算讓班超來幫他編史書。可他哪裡知道弟弟的志向卻不在這方面。有一天,班超正在抄寫文書,抄着抄着,他煩躁起來。最後,他乾脆把毛筆扔在地上,重重地嘆了口氣說:「身為大丈夫,就該像古時候的張騫(qian)那樣,到塞外去立大功,封萬戶侯,怎麼能整天悶在書房裡靠抄抄寫寫來口養家呢!」這時候,正趕上奉車都尉竇固率軍出征匈奴,班超就毅然來到竇固的帳下,做了軍人。後來有句成語叫「投筆從戎」,說的就是班超扔下筆桿去從軍的典故。

班超在軍中作戰勇敢,又有智謀,很受竇固的賞識。漢明帝準備派人出使西域時,竇固就把班超推薦了上去。漢明帝也還記得那個為哥哥慷慨陳辭的班超,覺得這人既膽大,又有口才,派他去西域最合適不過了。於是就下令封班超為司馬(官名),讓他帶着三十六個隨從,到西域去了。

班超果然不負眾望,他第一次出使就降服了鄯善國。消息傳回京都,漢明帝很高興,讓竇固給班超增兵。可班超謝絕了,他認為自己身邊有原先的三十六名勇士就足夠了,降服各國靠的是大智大勇,恩威並施,人多了反而不方便。接着,他帶着這三十六人又征服了於闐(tian)、疏勒等西域大國。還聯合各國軍隊擊敗龜茲國,尉頭國的進攻,又平定了各國的小股叛亂,還勸降了拘彌、月氏、烏孫、康居等國家。西域從此又與漢朝建立了往來,恢復了「絲綢之路」的交通。在這期間,班超的人馬最多不過上千人,但班超對下級誠心誠意,胸懷坦白。遇到危險,他沖在前面;有了功勞,他不獨佔。為了這,大家都願意跟着他出生入死,所以,他手下的人個個都能以一當十。

班超功勞越來越大,就有人嫉妒他,背後說他的壞話。

有一次,班超勸降了烏孫國,並且讓烏孫王派使臣到洛陽去晉見皇帝。這時候,漢明帝已經死了,漢章帝在位。他見了使臣,非常高興,大大讚揚了班超的才幹,並且同意按班超的主張,聯合烏孫攻打龜茲國。漢章帝重賞了烏孫國的使臣,又拿出了許多禮物,讓使臣帶回去送給烏孫國王。為了表示對來使的尊重,章帝還派了個叫李邑的衞侯(官名)護送使臣回國。

不料,這個李邑卻是個貪生怕死的傢伙。他率隊走到於闐國的時候,正遇上龜茲國攻打疏勒國,雖然他駐紮的地方離戰場很遠,而且還有別的路可以繞過去到達烏孫國。可李邑卻死活也不敢再往前走了,他生怕哪天會遇上打仗,把自己的命運丟在這荒涼僻遠的塞外沙漠上。可是,中途退回去,又怎麼向皇上交差呢?李邑是進不敢進,退不敢退,整天愁眉苦臉,唉聲嘆氣,想不出辦法來。這時候,有個手下人給李邑出了個惡毒的主意,李邑一聽,這才轉憂為喜,連忙吩咐人按這個主意去辦。

不久,朝廷接到了一封李邑派人送回來的奏疏,裏面的大意是說:他到了西域後,發現這裏的人野蠻好鬥,到處都在打仗,根本就沒有歸順漢朝的意思。而班超呢,在這裏娶了嬌妻美妾,整天抱着兒子享清福,他當然不願意回到中原,所以班超才對陛下撒謊說西域可以收服。他這是出於個人的私慾,讓國家白白地勞民傷財呀!我勸陛下收回聯絡烏孫的命令,並召班超回京問罪。

這封奏疏的內容一下子就在朝廷里傳開了,李邑派回來送信的人又到處散播謠言,那些原來就對班超有成見的人也都活動起來,準備勸漢章帝改變對西域的政策。一時間,班超欺騙皇上的消息鬧得滿城風雨,輿論對班超很不利。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於永玉,吳亞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