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最新基層工會工作全書》最新章節。
第三十七章基層工會的勞動保護與監督檢查工作
基層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概述
一、什麼是勞動保護
勞動保護又叫勞動者保護。它分廣義和狹義兩種形式。廣義的勞動保護泛指為勞動者利益而建立的一切福利設施及手段。而狹義的概念則是指在生產勞動過程中,通過加強組織管理、採取安全技術和工業衞生等一整套綜合的措施,不斷改善職工的勞動條件,防止和消除傷亡事故和各種職業危害的發生,保障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總的來說,勞動保護就是國家為了保障勞動者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在法律、技術、設備、教育及組織制度等方面所採取的一整套綜合措施。
勞動保護和兩個相關概念的區別。首先是和安全生產:在實際工作中,有人也常把勞動保護稱作安全生產,這是因為它們的基本任務是相似的——都是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和衞生意識,防止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以使勞動者能安全順利地進行生產。然而,兩者之間也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其具體工作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勞動保護除了防止事故和職業病外,還有關於勞動時間、休假制度及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等內容,它的主要着眼點是「人」,是保護從事生產勞動的職工。而安全生產除了要保護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外,還要保護機器設備和廠房建築的安全,另外還有防偽、防盜、防破壞,保護國家財產等工作內容。它主要是從生產管理的角度出發,它更側重的是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其次是和勞動保險:在實際工作中,一些人將二者都稱之為「勞保」,將兩個概念混為一談,所以在這裏作一個簡單的辨別。勞動保護是和生產同時存在的,哪裡有生產哪裡就有勞動保護,它也是企業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條件之一,簡單的說,它屬於生產活動的範疇,它強調的是預防為主。而勞動保險則重在「善後」。它是勞動者及後代在年老、疾病、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以及失業時,國家、社會、集體所給予的必要的物質幫助。它屬於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的範疇。
二、勞動保護的內容
1.安全技術
安全技術是指為了預防和解除生產勞動過程中各種不安全因素,防止發生人身傷亡事故所採取的技術組織措施。由於各行業、各工種的性質特點不同,其安全技術也各不相同。根據各行業的性質和機器設備的不同,它又可細分為煤礦安全技術、冶金安全技術、化工安全技術、建築安全技術、交通運輸安全技術、電氣安全技術、起重安全技術、鍋爐與受壓容器安全技術、焊接安全技術、機器安全技術等。
2.勞動衞生
勞動衞生是指為了控制和消除生產過程中對職工身體產生各種不利的因素,防治職業病、職業中毒和職業危害所採取的技術組織措施。它主要是針對在生產作業環境中產生的化學、物理、生物、心理及人類工程等對人體有危害的因素,採取預防和治理的措施。內容包括:在異常氣壓、氣候作業條件下對勞動者健康的保護;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危害的防護;高頻、微波、紫外線、激光對人體危害的防護;預防噪聲、振動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對急、慢性中毒的防護、搶救和醫療;加強通風、除塵,消除各種生產性粉塵對人體的危害,以及各種塵肺病的診斷、醫療和管理;保護勞動者的視力,改善人工照明和自然採光的設施;預防職業性的生物細菌、寄生蟲對勞動者的危害;預防各種窒息性氣體對人的危害;預防勞動者因過度疲勞產生的心理負面影響以及因勞損而過早喪失勞動能力;制定並監督國家頒佈的工業企業設計衞生標準的執行;普及勞動衞生知識;加強個人防護和衞生保健措施等等。
3.勞動保護管理
勞動保護管理是指為了保護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合理地組織人和物的因素,有計劃地指導、調節和監督各種勞動保護活動的總稱。要做好勞動保護管理工作,必須設置好勞動保護的工作機構,配備好人員,進行有效的組織管理。勞動保護管理工作的內容主要包括:制定勞動保護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對企業貫徹實施有關勞動保護政策、法規進行監督檢查;職工傷亡事故、職業中毒的登記、報告、統計、分析和調查處理,並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勞動保護經費的提取使用;勞動保護措施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的主體工程與勞動保護設施「三同時」的審查和驗收;勞動保護知識和法規的宣傳教育;勞動保護用品和保健食品的管理和發放;勞動保護的科學研究等。
以上所述,雖各有自己的工作內容,但它們之間的工作又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要做好勞動保護工作,必須同時做好上述三方面的工作。
眾所周知,「勞動保護」問題是維護勞動者最基本的合法權益,即勞動者的生命和健康的問題。如果連這一點也得不到保障,那麼其他的一切權益也將毫無意義。因此,勞動者的「勞動保護」問題也是構成勞動者各項合法權益的基礎和實現前提,它是直接關係到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生存權利的大問題,因而應該把重視和解決勞動者的勞動保護問題,提高到基本人權的高度來認識,並將其作為穩定勞動關係,穩定社會的一項重要工作來認真對待。
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我國的勞動關係日趨變化。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使追求利益最大化日益成為企業經營的主要目的。一個重大問題,因此而產生,勞動保護的工作往往被疏忽,這不僅給當前的經濟建設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而且也嚴重威脅到職工的切身利益。做好勞動保護工作,有計劃地改善勞動條件,實現安全生產,不僅是保障職工安全和健康的需要,也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項基本政策,是社會主義企業管理的一項基本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順利發展的必然要求。
工人階級在取得政權以後,最根本的任務就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要發展生產力,就必須保護生產力。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決定因素。如果在生產勞動中經常發生傷亡事故、職業病和職業危害,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得不到保障,直接影響到生產力的發展;其次還會嚴重挫傷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甚至造成不良的職業形象,從而在更普遍的意義上影響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只有加強勞動保護,保證安全生產,保障勞動者在生產中的安全和健康,才能有效地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勞動效率,發展社會生產力。所以,勞動保護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首要條件。生產必須安全,安全為了生產,生產與安全是統一的。
另外,做好勞動保護工作,也是社會主義國家和企業性質的根本要求。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職工群眾不僅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國家和企業的主人。保護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不僅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一般要求,也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客觀體現,是社會主義國家和企業的神聖職責。因此,我們黨和政府一貫重視勞動保護工作,一直把加強勞動保護作為一項基本政策。
三、工會開展群眾性勞動保護工作的依據和權力
開展群眾性勞動保護工作是由工會本身的性質決定的,也是黨和國家賦予工會的重要職責,它既關係到國家的根本利益,也關係到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以黨和國家一直十分關注工會組織在勞動保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一系列的有關政策和法規中,都明確規定了工會組織在勞動保護方面的職責和權力。從「共同綱領」到憲法,從「國家監察村政管理、群眾監督」的三結合管理體制到「企業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群眾監督」的四結合的工作體制,從1950年的工會法到新工會法、勞動法等等,都明確規定了工會組織有保護職工利益,監督企業行政切實執行政府頒佈的有關勞動保護,勞動衞生,安全技術規定、條例的職權。這些規定,為工會組織獨立自主地做好群眾勞動保護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法律保障。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我被皇馬挖掘了》《桃花山劉家修仙傳》【熱趣閣】《晉末長劍》【系統流小說】【絕密小說網】【筆趣庫】《古代農家養娃種田日常》《諜海青雲》《滄瀾道》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