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快樂心靈的名著故事
  4. 李白與杜甫
設定

李白與杜甫

李白與杜甫

杜甫從小讀書學習就非常刻苦,7歲時就能熟讀許多歷代名家的名作,有的甚至能一字不差地倒背如流,並寫出了題為《鳳凰》的詩。他的許多詩都受到當時一些著名詩人的表揚。平日里,他對書總是愛若至寶,一本接一本地讀,常常為書着迷,忘記了吃飯和休息。日子一長,書都翻爛了,所以詩中所言也是他的切身體會。

杜甫24歲(公元735年)在洛陽應進士考試落榜,就一直在長安寫詩長達13年,這期間,他尋求功名到處受阻,青少年時期的壯志,早已化作一腔牢騷悲憤。

實際上,歷史上許多著名詩人在讀書上都是勤奮刻苦的。李白5歲時就在父親教導下開始認字讀書。少年時期,他就熟讀了《詩經》、《尚書》,背誦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子虛賦》等。有一個「鐵棒磨成針」的故事,說的是李白刻苦用功,博覽群書,才寫出了流傳千古的好文章。

李白小的時候,一次他在家裡讀書,讀累了,也有些煩了,便跑出去玩一玩,路上他遇到一個老婆婆,坐在河邊一心一意,不厭其煩地在磨一根鐵棒。李白感到很驚奇,不知道老婆婆磨鐵棒的用意,便走上前去探問:「婆婆在做什麼?」

老人家抬頭看了看他,然後又低下頭去繼續磨:「我想把鐵棒磨細,磨成一根針。」

李白非常不解,感到很古怪,又靠近老婆婆問:「婆婆什麼時候才能把它磨細呢?」

老婆婆堅定地說:「只要功夫用到了,鐵棒一定能磨成針。」

李白很受啟發,回到家裡還在想這件事,他默默地自語:讀書也像鐵棒磨針一樣,只要肯下功夫,不停地努力上進,才能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不負有心人,才能寫出好文章。李白果真這樣去努力了,後來成為世代稱頌的大詩人。

唐朝大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漂泊到了四川夔州,並在城西買下一間破茅草屋居住下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快樂心靈的名著故事》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