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丹,千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100.《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探討人生價值的諷刺與幽默小說
〔捷克〕米蘭·昆德拉
【作者簡介】
作者米蘭·昆德拉,捷克小說家,1929年生於捷克布爾諾市。
50年代初,他作為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年)、《獨白》(1957年)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後,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印三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內售空。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1975年他攜妻子來到法國。移居法國後,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984年)、《不朽》(1990年)等都是首先在法國風靡一時,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背景介紹】
昆德拉在談小說時說:「無論有意還是無意;每一部小說都要回答這個問題:『人的存在究竟是什麼?其真意何在?』」在他眼裡,小說的主旨乃在於描述人類存在的境況,並揭示其中深藏的奧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正是此意義上的現代作品。這部小說以1968年捷克事件為歷史背景,用冷靜而幽默的筆觸描述了外科醫生托馬斯、女記者特麗莎、女畫家薩賓娜、大學講師弗蘭茨等人的生活境況和心態意境,揭示了人類生存的窘迫境遇和重重困惑,具有深刻的哲理內涵。像昆德拉所有的小說一樣,它不是一部以精巧的情節而是以獨特的思想智慧引人入勝的小說。小說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探討耐人尋味。面對生存,面對歷史,昆德拉揭去了古典理想主義的罩衣,把生命存在所面臨的兩難境地及由此產生的全新荒誕赤裸裸地展現在人們面前,讓人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生命的意義。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