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5兇殘統治者的末日
--西班牙南北各省代表簽訂《根特協定》16世紀的尼德蘭是歐洲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當時的尼德蘭是指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下游及北海沿岸一帶地區,相當於今天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的一些地方。因為這一帶地勢比較低平,故名為「尼德蘭」,意思是低洼的地方。尼德蘭擁有300萬人口,17個省區中有300多個城市,大小城市遍布各地,因此有「城市國家」之稱。但它並未取得獨立,這裏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
正是因為尼德蘭的經濟發達,查理一世時,西班牙國庫的年收入一半以上來自尼德蘭,它被西班牙國王看成是「王冠上的一顆珍珠」,對它嚴加控制和搜刮。
1550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對尼德蘭頒佈了「血腥詔令」,規定凡是新教徒,或是被指控為新教徒的,其財產沒收,男的殺頭,女的活埋或燒死,這項法令使尼德蘭各地的宗教裁判所處死的新教徒達5萬人之多。1556年,新國王腓力二世進一步強化對尼德蘭的專制統治,變本加厲地迫害尼德蘭人民。他拒還國債,使尼德蘭的銀行家遭受巨大損失;他提高西班牙羊毛的收購價格,使輸入尼德蘭的羊毛減少,導致許多手工工場倒閉,成千上萬的工人因此失業;他還禁止尼德蘭商人同西班牙殖民地直接貿易,加強宗教裁判所對新教徒的迫害。
軍事佔領、民族奴役、宗教迫害、多種經濟壓榨措施,嚴重阻礙了尼德蘭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商業衰退,工場倒閉,成千上萬的人失業,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各階層的反抗情緒日益增長。
1565年,一部分資產階級化的貴族和不滿西班牙統治的貴族人士,結成了「貴族同盟」,同西班牙駐尼德蘭總督進行了有限鬥爭,提出停止迫害尼德蘭新教徒等有限的要求,遭到拒絕。於是「貴族同盟」便和資產階級談判,準備聯合行動。
1566年8月間一個沒有月色的晚上,在尼德蘭荷蘭省的城市裡,憤怒的人們吶喊着,高舉火把沖向西班牙的天主教堂,沖向修道院。他們痛快淋漓地搗毀聖像,砸毀門窗、桌椅,緊接着又焚毀債券、地契,沒收教會的財產。大規模的反對天主教會的聖像破壞運動,揭開了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起義很快就衝破了宗教的範圍,具有了更為廣泛的革命性質。到了10月,起義已經席捲了尼德蘭17個省區中的12個,參加人數達幾萬人。在革命風暴的衝擊下,西班牙在尼德蘭的統治面臨着嚴重危機。
腓力二世當然不願失去「尼德蘭」這顆明珠,1567年,他派殘暴兇狠的阿爾發公爵到尼德蘭任新總督。阿爾發一到任,立即對尼德蘭革命者實行血腥鎮壓,並推行新稅制,加重稅收。在阿爾發的高壓統治下,尼德蘭遍布絞架和斷頭台,宗教裁判所火刑柱的濃煙瀰漫於大地上空,8000餘人被殺害。新稅制的高額盤剝,使尼德蘭的經濟受到致命的打擊。尼德蘭新貴族和資產階級中的許多人被迫逃往國外。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