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10塔列朗的手腕
--聯盟國和法國簽訂《巴黎和約》3月25日,聯盟軍出現在巴黎城下。法國王室和不願意向聯盟軍投降的大臣們棄城出走,唯有塔列朗借口留在巴黎,他是專門等着迎候俄、普、英、奧的十幾萬聯盟軍進城的。當外國征服者的旗幟插在巴黎城頭時,背叛拿破崙的塔列朗,在與巴黎協和廣場遙遙相對的私人住宅里,為普魯士國王、俄國外交大臣和奧地利代表設宴,爭論下一個法國的新君主應當由誰來擔任最合適。
在新的法國君主沒有確定的一段時間裏,塔列朗以帝國副大選侯的身份召集元老院會議,廢除了拿破崙時期的憲法,任命了以他為首的臨時政府。這時,塔列朗才開始從對拿破崙的個人背叛中解脫出來,為一個復辟了舊秩序的波旁王朝開始了他新的外交活動。3月31日這天,塔列朗代表法國和聯盟國推薦出的俄國外交大臣涅謝爾羅捷一起,舉行了第一次外交談判。此時,塔列朗心中十分清楚,法國因戰敗必將接受恥辱的和約,他必須在恥辱和約出籠之前,維護法國的尊嚴和訂出有利於法國談判的原則,這一點塔列朗達到了目的。塔列朗利用和俄國私通建立的「友誼」,與涅謝爾羅捷起草了外交性文件《告巴黎人民宣言》,在宣言中塔列朗堅持了很重要的一條原則:「同盟國將尊重法國如在歷代合法國王統治下那樣的領土完整。」
果然,在後一步的《巴黎和約》談判中,普魯士和奧地利提出了苛刻的領土要求,塔列朗振振有辭地引用了《告巴黎人民宣言》中的原則,說:「諸位,我想任何條約都不能背離我們之間達成的原則,否則下一個蒙受恥辱的將不是法國了。」
《巴黎和約》的預備性談判結束了,而且是根據《告巴黎人民宣言》的原則重新聲明了「法國放棄佔領的別國領土,把軍隊撤回1792年的法國國界內」。這樣一來,一個極有可能被同盟國征服的法國,保持了自己領土的完整,並且沒有受到苛刻賠款的懲罰。這的確是奇蹟,這個奇蹟的形成是塔列朗老謀深算,並且堅持強硬態度的結果。當然還有另外的原因,其中一點是同盟各國心照不宣的事實,塔列朗在叛賣拿破崙中與同盟各國之間暗中建立的「友誼」,這種「友誼」促成了征服者們節制自己的胃口。
《巴黎和約》使法國保住了本土,但法國的大國地位因戰敗而無法得到恢復,在國際事務中喪失了發言權。怎麼辦?塔列朗常在思考着。法國勢力被清除後,歐洲的版圖中騰出了很多空白區。瓜分這些空白區,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立即成了反法聯盟中各國封建君主們按捺不住的貪婪。1814年6月,俄、英、奧、普四國的代表心懷私慾、打着「為安排戰後歐洲持久和平」的旗幟在倫敦握手了。俄國,一心想正式吞併拿破崙留下的華沙大公國;普魯士,十分垂涎德意志境內資源豐富的薩克森公國;英國,作為非歐洲大陸國家,他極不情願看到俄國向西歐延伸勢力,更不希望野心勃勃的普魯士變得強大;奧地利,害怕俄國吞併波蘭和普魯士吞併薩克森後,自己失去了東北、西北的緩衝區,直接處於兩大強國的威脅之中。當然,奧地利也不會放棄在意大利的利益,其它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公國和諸侯,好不容易從法國鐵蹄下抬起頭,又面臨新的瓜分危險,他們都四下活動尋找攀附,希望保住自己的獨立和生存。
塔列朗由於策劃波旁王朝復辟有功,並且是個政治經驗豐富的老手,在拿破崙王朝舊羽中尚有一些影響,脆弱而人才貧乏的波旁王朝還想利用他,所以仍然任用他為外交大臣。倫敦會議一開始就出現爭吵,幾乎使會議瀕臨破裂。奧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出於樹立本國威信的目的,提議把會議轉移到維也納繼續進行。1814年9月23日,塔列朗率法國代表團抵達維也納,此時他懷裡揣着一個防止俄國吞併波蘭,破壞普魯士鯨吞薩克森,恢復法國大國地位的計謀。要實現這一計謀,首先得讓同盟國擴大分裂,然後法國才能從中漁利。
維也納沉浸在通宵達旦的舞會和宴會中,這是奧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的精心安排,他要借維也納會議使奧地利成為歐洲外交事務中心。維也納盛大的社交舞會和宴會,是嫵媚女人私下施展外交手腕的活躍場所,而擁有嫵媚女人成為塔列朗的第一需要。塔列朗實在無臉讓自己又老又笨的葛蘭夫人出面,他早就看中了比自己小三十歲、年輕貌美而又風流的侄媳婦多蘿賽·貝里哥爾·丁諾夫人。此時的多蘿賽正和丈夫鬧離婚,因為塔列朗的侄兒是一個幹不了任何差事,成天埋頭濫賭的浪蕩鬼。以前侄兒賭得只剩一條穿在身上的褲衩時,硬着頭皮來找塔列朗借錢。塔列朗作為叔叔,從不言語訓斥,往往慷慨解囊,這決不是看在叔侄情分上,而是看在多蘿賽楚楚動人的臉蛋上。多蘿賽一聽叔叔讓她作為「陪伴」,去維也納搞貴婦人社交,樂得合不攏嘴。她不顧輩分關係,撲上去緊緊摟住叔叔的脖子,嬌嗔地說:「親愛的叔叔,你上哪我就跟你上哪。」
塔列朗趁勢扔掉拐杖,把多蘿賽緊緊地擁抱在懷裡。
俄、英、奧、普作為戰勝法國的四大聯盟,在維也納會議的第一天就互相咬了起來。法國因是戰敗國被排擠在四國會議之外。當塔列朗看到這種狗咬狗的場面時,心裏暗暗喝彩,他需要趁機擠進會議,為法國取得發言權。塔列朗莊重地聲明:「聯盟國既然已經與法國簽訂了《巴黎和約》,維也納會議中再以『聯盟國』名義行事就不合情理,所以,法國政府認為以『聯盟國』名義所討論的問題,法國政府都不能同意。」
這話不無道理,奧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首先表示塔列朗的意見是值得考慮的,梅特涅為了扼制俄、普,還暗中去和英國外交大臣卡斯爾雷統一意見,希望他也同意塔列朗的觀點。其實,塔列朗早已經在社交場上把多蘿賽介紹給了卡斯爾雷,讓他們倆盡情地抒發法、英感情。在酒酣耳熱中,卡斯爾雷心旌搖曳地聽着多蘿賽動人的「對待法國不公平」的述說……
9月30日,塔列朗再次聲明:「要維護『正統主義』原則,沒有法國這樣的當事國參加的決議法國都不承認。我認為波蘭應當最起碼保持1772年的邊界狀況,薩克森應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俄國和普魯士是『正統主義原則』的鼓吹國,理應模範遵守呀。」所謂「正統主義原則」,就是各國封建君主為維護固有統治地域和秩序的主張。而今,塔列朗提出這個主張來阻擋俄、普咄咄逼人的擴張架勢,其實是投梅特涅的下懷,因為塔列朗知道奧地利最擔憂的是俄國吞併波蘭,普魯士吞併薩克森。塔列朗的立場,立即得到英、奧的贊同和一些擔心被瓜分的小國的鼓掌。所以,英、奧兩國極力拉法國進入「維也納會議」,實際上想使2∶2的態勢變成3∶2,以多數壓倒俄普兩國。由於英、奧堅持,法國被接納進入「維也納會議」。普魯士恨不得揍死這個挑動分裂、利用分裂的法國跛子,亞歷山大一世氣得沖塔列朗狂叫:「你不甘心俄國應得的利益,到處吹牛他們仍有實力。我有20萬軍隊在波蘭,讓他們來試試吧!」
11月24日,普魯士乾脆赤裸裸地佔領了薩克森,12月30日,俄國宣布他要任意處理波蘭問題。梅特涅氣得同亞歷山大吵鬧一場,卡斯爾雷索性中途憤然退場、因為多蘿賽與他還有個約會哩!這樣一來,英、奧、法三國與俄、普兩國間的衝突白熱化了。塔列朗自到維也納以後,從來沒有這麼高興過,他親眼看到反法聯盟國已經徹底分裂,法國如願以償地恢復了大國發言權的地位。
為了共同對付因貪婪而有可能動武的俄、普,法、英、奧三國外長於1815年1月3日晚秘密地在維也納訂下了「三國同盟」,甚至於謀劃好一旦俄、普開戰時,各方應出動的兵力和提供的錢財。塔列朗自然是為「三國同盟」出主意最多的人物。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要高考了,機甲到底怎麼開啊》《我是一顆武裝衞星》《獨家報道》《華娛調教師》《六零小片警愛吃瓜愛工作》《炮灰的人生2(快穿)》《公路求生,神級寶箱開局》【重生小說網】《石破天穿越令狐沖》《江醫生他懷了死對頭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