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能撈多久》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開除、提拔、師徒制與責罵管理
事實勝於雄辯,我們先來看看海底撈的幾個相關案例。
開除員工在任何企業里都不是一件小事。
海底撈北京小區曾經制定過一系列員工行為規範,比如,過馬路不許闖紅燈、不許踩草坪、不許隨地吐痰等。推出這些規定的本意是要約束員工的行為,以免本地人看不起這些外來的打工者。
有一天,一名員工踩了草坪,身為北京小區經理的謝英就讓他在員工大會上做檢討。但是這名員工不肯這樣做。謝英一氣之下,就作出了開除他的決定。
隨後,謝英的頂頭上司——北京大區經理袁華強得知此事後,認為不應該開除。他與那名員工做了深入的溝通後,將他調到另外一個門店工作。這名員工後來成了為海底撈工作4年多的老員工。
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管理故事。
謝英後來感悟說:「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個領導,我們必須有寬容之心,不能因為手上有權就濫用。如果這名員工被我開除了,不僅海底撈會損失一名好員工。他心裏也會留下陰影,他的命運也會走到另外一條道路上。」
但我們的反應卻不止如此。
如果用「制度化的思維」來發問,第一個問題就是:這名員工到底該不該開除?或者說,到底是踩草坪要開除,還是不檢討要開除?
顯然,在海底撈的框架里很難回答這個問題,或者說,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謝英是一個小區經理,管轄着6家門店,近千名員工。袁華強是北京大區總經理,管轄着2000名員工。他們兩人都是海底撈為數不多的高管,但兩人的答案截然相反。最終,「官大一級壓死人」,還是袁華強說了算。
第二個問題是:謝英有沒有權力開除這名員工?
從謝英自己的感悟中,可以看出,她認為自己是有權的。但「作為一個領導,不能因為手上有權就濫用」。那麼,「不濫用權力」又由誰來監督呢?從現實的情況來看,謝英已經作出了開除的決定。如果袁華強後來不插手此事,那麼,開除就成為定局,謝英也不會在後來反思自己是否濫用了權力。在作出決定的那一刻,她一定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絕沒有濫用權力。反過來,袁華強有沒有在謝英已經作出了開除決定後再次作出「不開除」決定的權力呢?從事實來看,他做到了這一點。
但回顧整個過程,無論是開除,還是不開除,身處事件中心的這名違紀員工都不清楚自己的行為到底是不是夠得上開除。所以,無論他是走是留,都沒法搞清楚海底撈的管理底線。因為這是因人而異,隨機而變的。
這一事件也為海底撈的管理蒙上了一層濃厚的人治色彩。
開除是如此,我們再來看一個關於「提拔」的故事。
提拔,即晉陞,也是組織中的重大事項。這個故事還是與謝英有關。
謝英剛進入海底撈的時候負責做員工餐,因為工作表現不佳,差點就被辭退。她做了兩年多的員工餐後,公司又安排她做前廳的服務員,可是沒過幾天,張勇就提出讓她擔任大堂經理。
這一跨越式的快速提升把謝英嚇壞了,她偷偷找到店長說不敢。
那麼,謝英為什麼「坐着火箭」上升呢?
謝英反覆思考後,找到了答案:「我後來也在想張總為什麼提拔我。那時海底撈只有三四家店,張總經常來我們店裡看。我的工作很單一,就是做員工餐。而員工餐做完後,我每天至少還主動幫忙做三四項工作,比如幫助廚師切菜,因為我做飯的地點也在餐廳廚房;我還幫着洗漏勺,幫服務員發毛巾,總之,凡是我能做的,我都幫着做……可能是張總經常到那個店,觀察到了。有一天張總為領班開會,也通知我參加。當時把我嚇慘了!進屋時,我們領班說,謝英你怎麼來了?我說,不知道,張總讓我來開會。當時開會每個人都發言,張總也讓我發言。他可能覺得我的發言還不錯,以後每次開領班會,都會把我叫上。幾次下來,就決定讓我當大堂經理。」
儘管謝英找到了答案,但這個答案並不具備100%的準確性。因為她的話語中有好幾個「可能」。也就是說,就連她本人,其實也還沒有真正搞清楚快速提升的原因。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陳禹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