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
在河南省虞城縣王集鄉倉頡小學的後邊,有一座高大的墳墓,名叫「倉頡墓」。這就是我國文字的發明者倉頡葬身的地方。墓前有一座大殿,那是後來的人們為了紀念倉頡修建的。殿門兩邊有兩根大木柱,上面有一副對聯:「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師。」這古老的墳墓和大殿,至今仍一年四季招引着各地的遊客。
傳說,倉頡小時候,是個很有心計的孩子。他沉默寡言,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樣喜歡追逐嬉鬧,但卻對什麼事情都愛動腦筋。他問大人:天上為什麼會下雨?地上為什麼會長樹?鳥為什麼愛在空中飛?魚為什麼總在水裡游……有的問題得到了滿意的回答,他心裏非常高興。而當有些問題連大人也不能說出個所以然時,他就皺着眉頭自己想。久而久之,他知識豐富,被人們稱為「最聰明的人」。誰要是遇上鬧不懂的問題,就去問他。
倉頡慢慢長大了,他的名聲也被越傳越遠。後來傳到了黃帝的耳朵里。黃帝親自找到他,當面問了他許多事情,他都對答如流。最後,黃帝問:「你小小年紀,為什麼懂得這麼多東西?」他說:「這就是我從別人那裡學來的。別人一告訴我,我就記在心裏了。」黃帝誇獎他說:「你真是好記性。直到現在,我還沒有發現第二個像你這樣聰明的人。」那時候為了避免災難,尋求平安,大家就虔誠地祭祀天地鬼神,希望得到諸種神靈的饒恕和恩賜。黃帝是一個賢德的國君,為了使百姓得到幸福,對祭祀一點也不敢馬虎。黃帝對倉頡說:「我掌管天下,事情太多,生怕有時忘了祭祀,給人們招來禍災。我想選一個記性好的人,把一年裡所有祭祀的事情都記住,以便隨時提醒我。但選了很長時間,都沒選着一個合適的人。今天見到你,總算找到了一個我最滿意的人。你就跟我當一個掌管祭祀的官兒吧。」倉頡高興地答應了下來。
倉頡雖然聰明過人,但因為「神」的名目繁多,祭祀和儀式又不一樣,祭祀的次數也數不勝數,單憑一個腦袋,很難把各種季節里要進行的各種各樣的祭祀活動全部熟練地記下來。他想:黃帝是為天下人造福的,如果因為自己記憶的錯誤而給黃帝造成過失,為天下人惹出災難,該是多大的罪過呀!我應該想法把每次要進行的祭祀都記得準確無誤才是。他想呀,想呀,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倉頡對祭祀記得很認真,黃帝對他很讚賞。一天,黃帝來到倉頡的住所,見屋裡有許許多多的繩子,結了大大小小的疙瘩,整整齊齊地掛在牆上,疙瘩上還塗著各種各樣的顏色。黃帝問:「你這是搞的什麼名堂?」他說:「我這是對各種祭祀活動做的標記。有大的祭祀,我就結個大疙瘩,有小的祭祀,我就結個小疙瘩。這樣,到該祭祀的時候,我可以隨時向您提醒,再也不會遺漏。」黃帝問:「那為什麼還塗得花里胡哨的?」倉頡說:「這是為了區別一年四季。春天裏的祭祀,我就用黑色做記號;夏天裏的祭祀,我就用綠色做記號;秋天裏的祭祀,我用黃色做記號;冬天裏的祭祀,就用白色做記號。」黃帝點點頭,笑了笑,問:「要是發生在同一季節里而又同樣大小的祭祀,你怎麼區別?」倉頡說:「現在我發愁的就是這個,所以有的祭祀就被我搞錯了,該用羊祭祀的,我卻準備了牛,該用魚祭祀的,我卻準備了雞,該用穀物祭祀的,我卻準備了肉食。」黃帝說:「你是個聰明人,應該想出個更好的辦法,把每一次祭祀都記得準確無誤。」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中外神話故事(上)》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