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孝道之愛》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第三十六章孫思邈學醫孝雙親
孫思邈(公元581年—682年),出生於京兆華原縣一個木工家庭。思邈年少時,見父親患有雀目病(夜盲症),母親患粗脖子病,非常着急。一天,父親邊做木工活邊問思邈:「你長大了幹什麼?」
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我長大了要當個醫生,把您的雀目病治好,把媽媽的粗脖子病也治好。」
父親聽了思邈一片孝敬父母之言,十分感動和慰藉,沉思片刻說:「好孩子,你要當醫生,就不能像爸爸這樣,斗大的字認識不了一石。咱家雖說很窮,但我就是累彎了腰,也要供你念書。明天你就上學去!」
於是,小思邈就在村西一孔土窯洞里開始了他的讀書生涯。
12歲時,父親帶他到葯農張七伯家做葯櫃。思邈見張家院內到處是草藥,心想:「這下父母的病可有治了!」就拜七伯為師。
過了一段時間,思邈發現,七伯識不了多少字,只是懂得一些藥性,會用幾個土方子,而不懂醫理。七伯發現,思邈是個極聰明的孩子,自己不能耽誤人家的前程,就誠懇的對思邈說:「從這往北走40里,是銅官縣,我舅舅是那裡有名的醫生,這帙《黃帝內經》就是他送給我的,我讀不懂,你拿回去好好讀讀,等長大些,去找我舅舅學醫吧。」
17歲的思邈,為雙親治病心切,不畏人生路遠,終於來到銅官縣,找到那位名醫,可這位醫生不會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儘管如此,他還是不死心,硬是拜師學習了一年。一年以後回鄉行醫,同時繼續尋找治雙親病的方法。
一天,他給一個遠道而來的病人治好痼疾,病人十分感激地說:「孫先生年紀不大,可醫術超群,真是復生的扁鵲,再世的華佗啊!」
思邈聽了忙說:「哪裡,哪裡!我連父親的雀目病、母親的粗脖子病都治不好,哪敢與古代名手相比!」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李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