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交習慣,決定人生成敗的分水嶺1信用
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培養守信用的做人習慣一位中國留學生從德國某著名大學畢業後,雄心勃勃地在德國找起了工作,他本來自信十足,認為憑自己的實力,一定可以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然而他卻接二連三地碰壁,每次都是把簡歷遞上去就沒了迴音。一次,他參加某大公司的面試,連和老總面談的機會都沒有,就被踢出局,他生氣地大喊:「你們這是種族歧視!」見狀,面試的組織者連忙把他帶到一個小房間,客氣地說:「先生,請您不要激動!您先看一下這個,就明白我們為什麼不安排你面試了。」說完,遞給留學生一份材料,原來是這名留學生在德國三次逃票被抓的記錄。留學生不服氣地說:「難道就為了逃幾次票,你們就不願意用我?」負責人嚴肅地回答:「先生,德國的檢票抽查率是萬分之三,而您竟然三次被發現逃票。因此我們不能相信你,你的信用已經破產了!」
不守信用的習慣,使這名留學生根本無法在德國立足,因為失去了信譽,他也失去了美好的前途。所以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要守信用,信用是你成功的基石,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那些受歡迎的人,常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把他們的特點展現在人們面前,其中最顯著的特點便是任何時候都堅持守信、遵約的美德。
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一。自古以來,中國人都十分注重講信用、守信義。清代顧炎武曾賦詩言志:「生來一諾比黃金,哪肯風塵負此心。」表達了自己堅守信用的處世態度和內在品格。因此,中國人歷來把守信作為為人處世,齊家治國的基本品質,言必信,行必果。
東漢時,汝南郡的張劭和山陽郡的範式同在京城洛陽讀書,學業結束,他們分別的時候,張劭站在路口,望着天空的大雁說:「今日一別,不知何年才能見面……」說著,流下淚來。範式拉着張劭的手,勸解道:「兄弟,不要傷悲。兩年後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會。」
落葉蕭蕭,籬菊怒放,這正是兩年後的秋天。張劭突然聽見天空一聲雁叫,牽動了情思,不由自言自語地說:「他快來了。」說完趕緊回到屋裡,對母親說:「媽媽,剛才我聽見天空雁叫,範式快來了,我們準備準備吧!」「傻孩子,山陽郡離這裏一千多里路,範式怎麼會來呢?」他媽媽不相信,搖頭嘆息:「一千多里路啊!」張劭說:「範式為人正直、誠懇、極守信用,不會不來。」老媽媽只好說:「好好,他會來,我去備點酒。」其實,老人並不相信,只是怕兒子傷心,寬慰寬慰兒子而已。
約定的日期到了,範式果然風塵僕僕地趕來了。舊友重逢,親熱異常。老媽媽激動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淚,感嘆地說:「天下真有這麼講信用的朋友!」範式重信守諾的故事一直為後人傳為佳話。在現實生活中,講信用、守信義是立身之道,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它既體現了對他人的尊敬,也表現了對自己的尊重。一個守信用的人,走到哪裡都會受人歡迎,不守信用的人只能處處受到人們的鄙棄,守信用的習慣,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人際關係。
是否守信用對事業成敗也有巨大影響,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擁有多少次成功的機會。
1835年,摩根先生還是一家名叫「伊特納火災」的小保險公司的股東。因為這家公司不用馬上拿出現金,只需在股東名冊上籤上名字就可成為股東,這正符合當時摩根先生沒有現金卻希望獲得收益的情況。
當時,有一家在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投保的客戶發生了火災。按照規定,如果完全付清賠償金,保險公司就會破產。股東們一個個驚慌失措,紛紛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卻認為信譽比金錢更重要,他四處籌款並賣掉了自己的住房,低價收購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份,然後他將賠償金如數付給了投保的客戶。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繁體小說網【ftxs.net】第一時間更新《習慣創造卓越-竭寶峰》最新章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