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空中的建築群
在太空建築樓閣同樣涉及許多特殊問題。首先是建築環境不同。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地球上無論建造什麼樣的高樓大廈,都必須依據高樓的承受力打好基礎。沒有牢固的基礎,高樓就有可能成為危樓。而在太空的失重條件下,一切都處在飄浮狀態,太空建築不用打地基,不用考慮地質、冰文條件和建築材料所承受的壓力,更毋需考慮建築物的設備載荷。人們可以建造任意尺寸和形狀的建築物,建造各種款式新穎的空中樓閣。第二是建築材料不同。地面建築大都離不開「三材」,即水泥、木材、鋼材,先進的建築也不過是三材合一的板塊和框架結構。但是這些對太空建築一概不適用。太空與地球環境完全不同,那裡溫度變化急劇,且差異巨大,時而高達100多度,時而冷到零下100多度,對此地球上所用的任何一種建築材料都難以招架。太空建築材料必須是具備膨脹係數小、耐振動、耐高低溫等條件的結構金屬材料。第三是建築工藝不同。地面建築通常採取人工堆砌和機械組合方式建造,而太空建築必須採取一整套適合於失重環境的特殊工藝來完成。首先,建築材料必須按設想中的建築物形狀設計在桁架上,並在地面先組合,以驗證其可靠性;然後,這些桁架或由運載火箭或由航天飛機按照設計要求,分批發送到預定的太空軌道上,再由宇航員組合成整體。第四是建築工具不同。宇宙建築工具同其他宇宙工具一樣,其結構和功能必須符合太空工作的特殊要求,安全、可靠、實用、微型化和可控性以及同其他隨航系統的一致性;例如,太空建築用的錘子,外表像是日常用的錘子,但其內部卻是空的,填充了金屬小球,使錘擊時不會回彈。失重件使用的鑽頭呈圓錐形,它不僅可鑽孔,換上其他部件,還可用來擰緊螺絲釘和切割材料。所有工具都必須用尼龍繩子系起來,不然萬一失手,就可能飄去十萬八千里。第五是操作方法不同。太空失重環境使物質失重,也使人失重,給宇航員工作、帶來了麻煩。擰螺絲時如果身體不固定,一人就會旋轉起來,於是什麼也做不成了。因而操作時必須事先在艙內找到支撐點或使用定位用的系帶,穿上帶有凸緣的專用鞋,以防止在艙外工作時飄走。由此可見,太空建築是項非常細緻而嚴格的技術工作,並非一般建築技師所能勝任的。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