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太空宇航知識篇(二)
  4. 進入星際空間
設定

進入星際空間

《太空宇航知識篇(二)》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進入星際空間

居高臨下的人造衞星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拉開了航天時代的序幕。1961年4月22日,第一位宇航員,前蘇聯的加加林乘坐「東方—1」宇宙飛船,離開地球,用108分鐘遨遊太空一圈,開創了人類進入太空的新時代。1969年,人類登上月球,實現了多年的夢想。我國也在1970年4月24日發射了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東方紅—1號」。如今,太空中已有許許多多的人造衞星、探測器等航天器,各自執行着不同的任務,忠實地為人類服務。太空不再寂寞,月亮不再孤獨。人類依靠航天技術了解到許多新知識,也實現了許多原來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例如,在研究地球周圍環境方面,利用人造衞星探測,發現了地球的「輻射帶」和「磁層」。在這以前,人們一直以為地球磁場和一個磁棒磁場相似,磁力線以南北磁極連線為軸對稱分佈,逐漸消失在星際空間。衞星探測結果使人們發現情況並非如此。原來,太陽連續不斷地放射的強大粒子流——太陽風,把地球磁場壓縮在一個固定的區域內,這個區域叫磁層。磁層像一個頭朝太陽的蛋形物,它的外殼叫磁層頂。地球的磁力線被壓在殼內。朝向太陽的一面,殼是圓圓的、封閉的;背向太陽的一面,殼拉長了,尾端被打開,磁力線和殼中其他帶電粒子一起流出來,延伸到100~200萬千米以外。在離地球表面600~60,000千米的空間範圍內,地磁場「捕獲」住大量來自太陽和星際空間的高能粒子,形成兩個「捕獲區」,這就是內外輻射帶。輻射帶中主要是高速運動的電子和質子。內輻射帶是美國人范艾倫首先發現的,所以也叫范艾倫輻射帶。地球的許多物理現象,如極光,磁暴和氣輝等都與輻射帶有密切關係。

人造地球衞星還廣泛應用於為人類服務的各個領域。它飛得高,居高臨下,視野開闊;飛得快,一個半小時就繞地球一圈;運行時間長,能連續工作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不受國界、領空限制,進出自由,暢通無阻。所以,在通信、氣象、地球資源勘察等方面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為我國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頂點中文網】《末世第一狠人》《宇智波帶子拒絕修羅場》《我逃了龍傲天他媽媽的婚》【薔薇小說網】《又逢君》《要高考了,機甲到底怎麼開啊》【全本書屋】《人渣反派自救系統》《誰讓他修仙的!

王月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