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戰列艦與巡洋艦傳奇
  4. 第十四節 俄國瑪利亞皇后級戰列艦
設定

第十四節 俄國瑪利亞皇后級戰列艦(1 / 2)

第十四節俄國瑪利亞皇后級戰列艦

建造背景

1910年1月,俄國駐倫敦和君士坦丁堡的海軍武官同時向彼得堡遞交了緊急情報,土耳其正試圖從英國船廠訂購無畏艦。儘管這些消息被當成謠言丟到一邊,土耳其海軍的擴軍前景還是讓俄國海軍憂心不已。儘管如此,海軍部並沒有立即打算加強黑海艦隊的實力。海軍部認為必須節省經費留給已經開工的「塞瓦斯托波爾」級,以便她們能迅速完工應付德國人的威脅。但是內閣卻持完全相反的意見,官僚們把黑海當成自己的後院,要求黑海艦隊在任何時期都必須保證對土耳其海軍的絕對優勢。

這樣,海軍部不得不違反自己的心愿執行內閣會議的命令,準備為黑海艦隊建造可以與土耳其新艦抗衡的無畏艦。海軍參謀部以塞瓦斯托波爾級戰列艦為藍本,制訂了技戰術標準。參謀部認為在黑海那樣的完全封閉水域不需要23節的航速,能有最大航速20.5節和短時過載航速22節即可。

這樣可以把更多的重量分配給裝甲防護和武器系統,來抗衡目前還不知道具體性能的土耳其戰列艦。炮塔裝甲要從「塞瓦斯托波爾」級的203毫米增加到250毫米,火炮的最大仰角也要放大到35度。儘管最初出現了背負式炮塔的設計,但海軍部最終還是選擇了單一甲板平面布局。早期設想的102副炮也被更換為130毫米炮,以對付敵方排水量日益增大的驅逐艦。

1911年3月,杜馬通過了黑海艦隊擴軍計劃,5月份經尼古拉二世簽署後成為正式法令。擴軍法案計劃到1915年為止,撥款一億零兩百二十二萬盧布為黑海艦隊建造3艘戰列艦(每艘預算兩千七百七十萬),其餘的錢用來購買9艘新式驅逐艦和6艘潛艇。

概況

海軍部於1911年1月提出了黑海戰列艦的大部分基本技術指標。使用柴油動力,並安裝12門356毫米炮或5座305毫米三聯炮塔。很顯然,這是根本不現實的。同年4月,土耳其已經正式訂購了2艘無畏艦,裝備343毫米主炮。以英國造船廠的豐富經驗和高效工作體制,土耳其人獲得無畏艦並壓倒黑海艦隊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海軍部立即出面制止了技術部門關於柴油動力和五六個炮塔之類的討論,當前要緊的是儘快為黑海艦隊提供可以投入使用的無畏艦。

海軍參謀部提出新艦應裝備356毫米炮以獲得對土耳其軍艦的火力優勢。但是炮兵技術委員會卻表示異議,他們在4月份的報告中明確警告到:「奧布霍夫斯基工廠不可能在參謀部規定的1915年1月1日最後期限前,生產出足夠數量能夠裝備黑海戰列艦的炮身(37門)。如果非要使用356炮的話,那麼必須將建造周期再延長一年半」。海軍試圖以向外國公司訂購火炮的方法解決問題。參謀部先後向英國的阿姆斯特朗、維克斯公司,德國的克虜伯,奧匈帝國的斯科達以及法國的施奈德公司發出邀請,想讓它們參與356毫米炮的設計競爭。

但是最後海軍的研究認為,12門305炮可以對付敵方的10門343炮。頭2艘艦計劃裝備305炮,最後1艘換上356炮。3艘無畏艦再加上一個總隊的前無畏艦,完全可以打敗僅裝備2艘新式戰艦的土耳其人。

由於情況緊急,海軍部命令波羅的海船廠立即把「塞瓦斯托波爾」級修改為適合黑海作戰的戰列艦。海軍部同時希望波羅的海船廠和海軍船廠在完成「塞瓦斯托波爾」級後,會積累起足夠的建造無畏艦的經驗。這樣把黑海戰列艦也交由彼得堡的船廠建造,一定會在很大程度上縮短建造周期。但是一個讓人無法迴避的問題出現了,土耳其人會開放海峽的自由航行權嗎?由於土耳其武裝力量在1911年的土意戰爭中表現極為低劣,再加上英法意等強國也對土耳其海峽的封閉心懷不滿。海軍部期待着土耳其人在強大的國際壓力下修改土耳其海峽航行條約,允許各國尤其是俄國軍艦自由出入。不過沒過幾個月,俄國人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新戰列艦的設計已經於1911年6月22日全面鋪開,克虜伯和維克斯應邀參加。不過俄國人已經沒有在國外造戰列艦的打算,他們此舉不過是為了藉機會吸收西方先進的造船思想而已。國內企業除波羅的海廠和海軍船廠外,還有位於尼古拉耶夫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工業聯合體及俄羅斯造船股份公司參加競爭。設計中途,海軍部已經取消了在彼得堡船廠造艦的意向。缺乏經驗的尼古拉耶夫廠和俄羅斯廠各自找了技術靠山,維克斯公司和波羅的海廠。

9月2日,海軍決定分別在俄羅斯廠和尼古拉耶夫廠開工3艘艦,俄羅斯廠獲得大頭,2艘艦的建造合同。11月中,雙方的設計經過對比,俄羅斯廠獲勝。尼古拉耶夫/維克斯方案的排水量為25100噸,比海軍技術委員會要求的大,而且三軸動力系統不能滿足參謀部關於使用4台主機的規定。10月30日,3艘戰列艦同時舉行了開工典禮,在俄羅斯廠造的命名為「瑪利亞皇后」和「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尼古拉耶夫廠建造「葉卡捷琳娜大帝」號。

其實到「瑪利亞皇后」開工時,其最終設計還沒有全部完成。為了加快進度,波羅的海廠和海軍船廠為俄羅斯的技術人員提供了完整的「塞」級艦工程圖紙和相關數據的計算過程。1912年4月13日,海軍和俄羅斯船廠的合同正式簽署。合同特彆強調「瑪利亞皇后」和「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應在1915年9月2日以前進行試航。

同年7月、8月和11月2日,全部圖紙和建造方案完成後,「瑪利亞皇后」、「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號才真正進入了施工階段。造艦師分別為科羅馬季、В·П·科捷科和М·И·薩斯諾夫斯基。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