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與巡洋艦傳奇》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第十一節蘇聯甘古特級戰列艦
概述
甘古特級戰列艦在俄國與蘇聯海軍歷史上創造了很多紀錄:它是俄羅斯第一級無畏艦,也是蘇聯海軍從沙皇俄國海軍繼承的唯一一級戰列艦,在相當長時間裏也是蘇聯海軍唯一的戰列艦。
設計與建造
日俄戰爭之後,俄國海軍面臨戰列艦極度短缺的窘境。1906年,在設計和性能上有着革命性突破的英國無畏號戰列艦問世,它讓俄國艦隊僅剩的幾艘戰列艦也迅速地過時。同時,「無畏」號的出現也標誌着一輪新的海軍軍備競賽在全世界範圍內展開。不甘人後的俄國海軍打算為自己爭取四艘無畏型戰列艦,並全部配備在波羅的海,以便在可能爆發的戰爭中與德國人在波羅的海的力量抗衡。在俄國人的設想中,這些新型戰列艦應該具備這樣一些起碼的要求:航速至少21節,裝備12門305毫米主炮和至少16門120毫米炮廓式副炮。這也符合俄羅斯海軍的傳統:火力第一、速度第二。
日俄戰爭的失敗使得俄國國內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海軍的拙劣表現也讓它成為各種勢力抨擊的最好目標。「1905年革命」後產生的新杜馬堅持認為海軍需要在行政等方面進行重大改革,沙皇和海軍高層則一口咬定沒有任何改革的必要,於是杜馬便否決了海軍所有的造艦計劃,新型戰列艦也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1908年,沙皇尼古拉二世決定不顧杜馬反對強行推進海軍的重建。這種情況下,杜馬被迫讓步,和海軍達成一定的妥協,慘淡經營四年之久的海軍終於開始重建步伐。
相對於無畏艦這一全新概念,俄國船廠的設計和建造能力顯得極為不足甘古特級戰列艦,因此,海軍部向國內外各大造船廠發起招標,不久海軍部就收到了國內外27家造船廠提交的51份設計方案,這些方案來自意大利、法國、英國、美國甚至德國,但27家船廠中只有6家是俄國的。
開始,海軍部對意大利庫尼貝蒂公司的方案很感興趣,但當得知意大利人把120毫米副炮安裝在炮塔中,並且堅持不對這一設計做出修改後,俄國人馬上把這個方案拋在腦後。接下來進入俄國海軍眼裡的是德國布洛姆與福士公司的方案,但俄國人又提出這些戰列艦必須在俄國船廠建造,德國人當然不願意接受,雙方也不歡而散。
俄國海軍部決定利用買下的德國設計按照俄國標準重新修改德國公司的原始設計,波羅的海船廠接受了這個任務。在修改過程中,英國約翰·布朗船廠提供了很多幫助,英國人從那些被否決的方案中發掘出可取之處,其中就包括了庫尼貝蒂公司方案的不少特點。
修改後的設計方案讓人感覺新型戰列艦是介於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之間的一種軍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波羅的海戰列艦」。這個設計方案突出了空前強大的火力:4座三聯主炮塔全部布置在艦體縱向中心線上。
艦體前後各布置一座主炮塔,舯部布置兩座炮塔,這與當時意大利建造的但丁·阿利格伊切里號戰列艦的布局相似。它的305毫米口徑主炮舷側齊射的火力超過同時期任何一艘英國或者德國戰列艦。
設計方案中的戰列艦採用破冰船艏,以便冬季封凍時也能自如地在波羅的海活動。由於使用較輕的亞羅式鍋爐代替此前常用的貝爾維爾式鍋爐,該方案艦的速度同樣突出,航速達到24節,比同時期大多數無畏艦的航速都要高2—3節。
然而該方案也有一個很明顯的弱點:為了保證高航速犧牲了太多裝甲防護,舷側水線裝甲厚度為229毫米,和同期世界主要戰列艦相比,它大部分部位的裝甲帶都薄了25—76毫米。而從這點上看,它似乎是介於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的中間艦型。為防止魚雷或水雷給戰艦造成重大損害,該艦採用雙層艦體,並一直延伸到甲板。
新型戰列艦的建造於1909年開始,由於俄國造船廠本身效率低下,加上正在建造的又是一種全新的戰艦,新型戰列艦的建造困難叢生進度很慢,到1910年甚至陷於停頓,因為海軍對於正在建造中的戰列艦在艦體強度和建造工藝方面都不滿意,認為根本無法達到設計要求。
此後兩年,新型戰列艦的建造一直斷斷續續,而在此期間,杜馬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收到了一定效果:造船廠的缺陷得到了改進,海軍糟糕的行政管理體系也終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解決了一系列問題之後,新型戰列艦得以繼續建造,但正是在這兩年中,世界各海軍強國的無畏艦也在飛速發展,英國已經開始建造裝備343毫米主炮的戰列艦,從而使俄國無畏艦在開工時所期望的火力優勢蕩然無存。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小說推薦:《競選神明》【未來小說】《海賊王之大蛇的百物語》《秋燥》【奇幻小說網】《美漫哥譚沒有蝙蝠俠》《壞了,被蛇蠍美人撿漏了》《神話版三國》《四合院之車門已焊死》《我有一個修仙世界》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