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1. 繁體小說網
  2. 其他小說
  3. 文學藝術家
  4. 和平的使者
設定

和平的使者

《文學藝術家》轉載請註明來源:繁體小說網ftxs.net

和平的使者

1944年8月24日清晨,炮聲隆隆,坦克開動的聲響,把巴黎人民從睡夢中驚醒,人們都懷着喜悅的心情走上街頭,為巴黎的解放而歡呼。

這突如其來的喜訊,使畢加索高呼:「烏拉!巴黎解放嘍!」他像孩子似的衝進屋裡,拿起那隻沾滿了灰塵的法國軍號。德國人在的時候,他一吹號就會引來麻煩,現在他可以暢快地大吹一陣了!以表達他激動的心情。

他拿着擦凈的軍號興沖沖地跑到樓下,仰起頭,對着湛藍的天空,連吹了30響。嘹亮的號聲感染了沉浸在喜悅中的人們,他們唱着、跳着,眼睛裏閃動着歡樂和希望。

打敗了德國法西斯,盟軍便很快擁進了巴黎城。許多來自大洋彼岸的年輕軍人有兩個願望:第一,登上聞名遐爾的艾菲爾鐵塔;第二,參觀畢加索的畫室。

不一會兒,就有人奔向畢加索居住的奧古斯丁大街。第一個衝上狹窄的樓梯、到達畢加索畫室門口的,是《風行報》的戰地記者李·米勒。畢加索站在門口,向她微笑着,伸出了厚實的大手。

李·米勒終於見到了自己崇拜已久的藝術大師,她緊緊地握住畢加索的手,激動得熱淚盈眶。

一連好幾個星期,畢加索的畫室里都擠滿了穿着美國軍服的士兵們,他們和李·米勒一樣,好不容易從戰場上撿回一條性命,無論如何也要實現自己的願望,去看一眼畢加索和他的畫室。

畢加索心疼地看着這些從戰場上倖存下來的年輕人,他們每一個都經歷過炮火的洗禮和死亡的威脅。畢加索盡量滿足着他們的要求,不管這些要求有多麼奇怪。

畢加索的真誠相待,使戰士們倍感溫暖。他們累了,就隨便找個地方躺下來大睡,好像這個畫室就是他們的家,安全而溫馨。有一天,畢加索畫室的地板上居然睡了20多人。

慕名而來的人中也有許多是名流,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就是其中之一。海明威曾與畢加索在1937年有過較深的接觸,時隔7年,他這是第一次登門拜訪老朋友。

不巧的是,畢加索當天恰好不在家,海明威正要失望地離去,這時候,看樓的婦女向海明威索要禮品。

於是,他從吉普車上搬下來一個木箱子,還特地寫了一張紙條:「畢加索笑納!海明威。」然後開着車揚長而去。

看樓的婦女喜滋滋地把箱子打開,一看就傻了眼,竟是一箱手榴彈!她嚇得魂飛魄散,尖叫着跑了出去。

畢加索回來後向她詢問了事情的經過,不由得「哈哈」大笑,海明威的幽默和熱情,他向來就很欣賞,這個善意的玩笑再次讓他感覺到了,雙方之間存在着相互信賴、親密無間的友情。

1944年10月,畢加索加入了法國共產黨。他的朋友們都知道,他向來關心政治,但是誰也沒想到自由不羈的畢加索,竟會加入共產黨,於是這個消息成為當時巴黎街頭最熱門的話題。

不久,畢加索在《新大眾》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我為什麼加入共產黨》的聲明,他說道:

「參加共產黨是我全部生活、全部事業的合乎邏輯的結果。因為,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從來沒有把繪畫看作是單純的、供人玩賞與消遣的藝術,而是有意識地要通過繪畫與色彩——既然它們是我手中的武器,不斷地深入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並使之為我們帶來更多的自由。」

「從根本上說,我一直與共產黨是相通的……難道不正是共產黨在盡最大的努力去理解和改造這個世界,去幫助現在和明天的人民變得更清醒、更自由、更幸福嗎?」

「只有現在,我才不再浪跡天涯了:在西班牙能夠歡迎我回去之前,法國共產黨已經向我敞開它的懷抱,我在這裏找到了我最珍貴的東西,最偉大的科學家,最偉大的詩人,所有我所目睹的光榮而俊美的抵抗者的面容,我再一次地置身於我的兄弟中間了!」

的確,加入共產黨使畢加索獲得了人生的歸屬感與海內存知己的共鳴感。

1948年,畢加索收到蘇聯作家愛倫堡的來信,邀請他去波蘭華沙參加世界和平大會。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馮化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若瀏覽器顯示沒有新章節了,請嘗試點擊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單,退出閱讀模式即可,謝謝!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
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