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繁體小說網ftxs.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用細菌生產「蠶絲」
蠶絲,是生產絲綢的原料。要大量生產絲綢,無不受養蠶業及蠶絲的制約。
於是,科技工作者大膽地提出設想:讓細菌來生產蠶絲該多好啊!
當然,要實現設想並非易事,這需要高科技來「導航」。
它的原理是:把蠶的脫氧核糖核酸的分子分離出來,「剪切」下製造出絲蛋白「基因」來,再從細菌的細胞里提取一種叫做「質粒」的脫氧核糖核酸分子,把它和「剪切」下來的基因拼接在一起,再接到細菌的細胞里去。這樣,細菌便可以生產出蠶絲來。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是一般的難。
這是因為脫氧核糖核酸的分子非常小,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它的』尊容」。要把它鏈上的製造絲蛋白的「基因」「剪切」下來,當然不能用普通的剪刀,而要用一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這是一種蛋白質,它有着特殊的本領,能識別脫氧核糖核酸分子上特定的位點,並把它分成長短不一的片段。
細菌細胞內有一種叫做「質粒」的脫氧核糖核酸分子,也需要同樣的「剪刀」來剪,才能使兩個「剪口」完全吻合。
為了使它們連接得更加牢固,還需要請連接酶來幫助把接縫抹掉。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